[发明专利]一种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8360.3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松;孙魁;王威;张思皓;黎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在充分调研既有有轨电车轨道路基设计资料,基本掌握有轨电车车辆、轨道和路基的设计参数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并对结构进行回归分析,进而得到钢轨垂向位移、轨道板纵向弯矩、基床顶面变形和基床顶面动应力与各主要设计参数的函数关系,并根据所述函数关系进行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设计方案的评价以及优化,最终得到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轨道 路基结构 函数关系 设计参数 顶面 基床 轨道路基 回归分析 响应面法 优化设计 纵向弯矩 动应力 轨道板 垂向 钢轨 变形 路基 试验 轨道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充分调研既有有轨电车轨道路基设计资料,基本掌握有轨电车车辆、轨道和路基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有:有轨电车轴重(A/t),嵌入式轨道所采用的高分子材料弹性模量(B/MPa),轨道板厚度(C/m),路基基床总厚度(D/m)以及基床压实指标K30(E/(MPa/m)),从而确定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收集的设计参数轨道板长度的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有限元模型;步骤三、根据步骤二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因子变量法进行轨道路基结构参数影响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参数;步骤四、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响应面试验方案的设计;步骤五、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到钢轨垂向位移、轨道板纵向弯矩、基床顶面变形和基床顶面动应力与步骤三所述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836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