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B12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5200.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煌;卢道平;董海峰;肖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B12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与VB12废水管道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第一输料泵、IC厌氧塔;所述的IC厌氧塔的产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超滤进水罐、第二输料泵、管式超滤膜组件;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组件的产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超滤产水罐、第一增压泵、纳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的产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纳滤产水罐、第二增压泵、反渗透膜组件;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反渗透浓水罐、第三输料泵、MVR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B12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用于VB12废水处理,具体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低、系统运行稳定和产水满足回用要求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b12 废水 排放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VB12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VB12废水管道相连的调节池,所述的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输料泵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一输料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IC厌氧塔进水口;所述的IC厌氧塔的产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超滤进水罐进水口;所述的超滤进水罐的出水口过管道连接第二输料泵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二输料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管式超滤膜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组件的产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超滤产水罐的进水口;所述的超滤产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增压泵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纳滤膜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的纳滤膜组件的产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纳滤产水罐的进水口;所述的纳滤产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增压泵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二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反渗透浓水罐的进水口;所述的反渗透浓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输料泵进水口;所述的第三输料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MVR装置的进水口;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组件中的管式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25万道尔顿;所述的纳滤膜组件为耐压范围为0‑90bar的耐高压有机纳滤膜组件;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50‑350道尔顿;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为耐压范围为0‑90bar的耐高压有机反渗透膜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852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开路保护方法和装置、蓄电池组
- 下一篇:泵式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