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合金微针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4414.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7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勇;袁志山;杜策之;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2;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微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首先,使用微纳加工技术在硅片上制作微针成型硅模;接着将硅模装配于模具下模的铜制底座上;然后将原材料混合后反复熔炼数次;接着将型腔抽至真空状态;接着将熔融的原料注入型腔进行压铸;最后,零件成型后取出成型的非晶微针工件。相对于传统金属微针,本发明使用的非晶合金的注塑成型能力强、力学性能好、耐腐蚀性更强且具备一定的抑菌性,在生物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晶合金微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一硅片,采用微纳加工方式在硅片上制作微针成型硅模;S2:提供一模具,将硅模装配于模具的下模的铜制底座上;S3:提供原材料,将原材料混合后反复熔炼数次;S4:将微针成型硅模的型腔抽至真空状态;S5:将S3中得出的熔融的原料注入型腔进行压铸;S6:非晶零件成型后取出成型的非晶微针工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7441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