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4664.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5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酉良;陈党盛;王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24;H01L33/44;H01L33/4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依次生成的外延层、ITO层、反射层和金属势垒层;外延层由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依次生成;N‑GaN层上制备N‑电极;在P‑GaN层上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与其相邻发光二极管间的间隔处,通过刻蚀形成底部为N‑GaN层的P‑台面结构;在外延层和ITO层之间生成有绝缘层,其图形化生长在P‑GaN层上,且完全覆盖P‑台面结构的底部和侧壁;反射层覆盖ITO层顶部,且延伸至P‑台面结构并覆盖ITO层侧壁,形成台面侧壁包覆结构。本发明通过去除发光二极管边缘的多量子阱,避免由电流传导和N‑电极覆盖空隙引起的白光封装后的侧壁边缘及N‑电极未覆盖区域的漏蓝问题;并将反射层延伸至P‑台面结构,有效提升亮度。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台面结构 反射层 外延层 制备 垂直结构 电极 侧壁 绝缘层 相邻发光二极管 多量子阱层 金属势垒层 图形化生长 未覆盖区域 包覆结构 侧壁边缘 电极覆盖 电流传导 多量子阱 台面侧壁 间隔处 延伸 白光 刻蚀 覆盖 去除 封装 | ||
【主权项】:
1.一种垂直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包含依次生成的外延层、ITO层、反射层和金属势垒层;所述的外延层由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依次生成;所述的N‑GaN层上制备N‑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P‑GaN层上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与其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隔位置处,还通过刻蚀形成有底部为N‑GaN层的P‑台面结构;在所述的外延层和ITO层之间还生成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图形化生长在P‑GaN层上,且完全覆盖P‑台面结构的底部和侧壁;所述的反射层覆盖ITO层的顶部,且延伸至P‑台面结构并覆盖ITO层的侧壁,形成台面侧壁包覆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646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