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329.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4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王如梦;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41;B03C3/86;B03C3/34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廖盈春;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低温非平衡态的等离子体放电领域,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包括:机壳,机壳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机壳下端设有“W”型集尘槽;电源装置,设置于机壳顶端,为片状放电电极提供高压直流电源;电晕发生装置,由片状放电电极和接地极板构成,设置于机壳通气腔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片状放电电极所产生的刷状电晕放电通道分布更加均匀,且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使得电极结构的最大放电功率密度更高。基于较大的放电功率密度可有效提高尘埃颗粒的荷电量,最终达到高效除尘的目的。本发明通过PCB板来固定片状放电电极阵列,可有效提高装置的绝缘性能,同时还具备对放电阵列布置、放电功率进行快速调整的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电极 静电除尘装置 放电功率 进气口 等离子体放电 电晕发生装置 高压直流电源 最大放电功率 尘埃颗粒 电极结构 电源装置 电晕放电 非平衡态 高效除尘 击穿电压 机壳顶端 机壳两端 接地极板 绝缘性能 快速调整 提高装置 阵列布置 荷电量 集尘槽 排气口 通气腔 放电 刷状 下端 体内 | ||
【主权项】:
1.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1),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形成有通气腔体,在所述机壳的下端设有集尘槽(5);/n电晕发生装置(3),设置于所述通气腔体内,包括:片状放电电极(7)和接地极板(8);所述片状放电电极(7)为矩形,在其尖角处设有倒角;/n电源装置(2),设置于所述机壳的顶端,用于为所述片状放电电极提供高压直流电源;以及/n振打装置(4),其贴近电晕发生装置(3),用于通过周期性的振动将所述接地极板上吸附的飞灰颗粒抖落,并通过所述集尘槽(5)排出;/n所述片状放电电极(7)为30mm×10mm矩形,在其尖角处设有半径为3mm的倒角;/n所述片状放电电极(7)边缘正对所述接地极板(8),且所述片状放电电极(7)与所述接地极板(8)之间的距离可调;/n通过由PCB板制成的高压极板(6)来安装由多个所述片状放电电极(7)形成的阵列;/n当片状放电电极在电压升高后,先在倒角处产生电晕放电;随着电压的持续升高,电晕放电区域逐渐由片状放电电极两端向中间发展,最终放电区域占满电极边缘,并在电晕放电通道中形成了明亮的蓝色幕状放电区;使得电晕分布更加均匀,有效降低了因热不稳定性而导致击穿的概率;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和更高的最大放电功率密度。/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7432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磁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含有粉尘废气的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