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不规则桥梁双柱墩混合抗震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7849.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治国;管璐;张振涛;刘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灾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16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山区不规则桥梁双柱墩混合抗震体系,属桥梁工程领域。所述体系主要由高墩、矮墩、盖梁、承台、桩基础、无粘结FRP筋、不锈钢管、可替换拉压耗能器、螺杆、螺栓、钢垫板、锚固钢筋组成。矮墩现场预制,且两端与承台、盖梁接缝处为摇摆结构。高墩与承台、盖梁连接处整体现浇。矮墩外套不锈钢管,墩顶、墩底设置可替换拉压耗能器。高墩、矮墩截面中心均设置无粘结预应力FRP筋。该体系强震下通过可替换拉压耗能器耗能,且震后损坏的可替换拉压耗能器可方便替换。不锈钢管可抑制混凝土在强震下的破坏,同时不锈钢管及FRP筋均可提高桥墩的耐久性。该体系抗震能力高,且施工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不规则 桥梁 双柱墩 混合 抗震 体系 | ||
【主权项】:
1.一种山区不规则桥梁双柱墩混合抗震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矮墩(1)、高墩(2)、盖梁(3)、承台(4)、桩基础(12)、无粘结FRP筋(9)、不锈钢管(5)、可替换拉压耗能器(6)、竖直螺杆(7‑1)、水平螺杆(7‑2)、螺栓(8)、钢垫板(10)和锚固钢筋(11);高墩(2)、盖梁(3)、承台(4)、桩基础(12)均采用整体现浇形式,现场浇筑;矮墩(1)采用预制拼装结构,矮墩(1)两端与承台(4)、盖梁(3)接缝处设置为摇摆结构形式,接缝位置无纵筋穿过,仅竖向无粘结FRP筋(9)穿过接缝;且矮墩(1)外套不锈钢管(5),不锈钢管(5)作为矮墩(1)内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的模板;矮墩(1)中仅配置纵筋,不设置箍筋,纵筋在矮墩(1)两端与盖梁(3)、承台(4)接缝处截断;矮墩(1)墩顶、墩底与盖梁(3)、承台(4)连接处设置可替换拉压耗能器(6);可替换拉压耗能器(6)在矮墩(1)的墩顶、墩底沿桥墩截面四周至少各均匀布置4块;可替换拉压耗能器(6)通过竖直螺杆(7‑1)、螺栓(8)与盖梁(3)、承台(4)连接;通过水平螺杆(7‑2)、螺栓(8)与矮墩(1)连接;可替换拉压耗能器(6)由竖向连接部分(13)、水平连接部分(14)和耗能部分(15)组成;与不锈钢管(5)接触的竖向连接部分(13)截面呈弧形,便于与矮墩(1)外套的不锈钢管(5)连接;与承台(4)、盖梁(3)接触的水平连接部分(14)截面为长方形,且竖向连接部分(13)、水平连接部分(14)均设置螺栓孔;耗能部分(15)呈倾斜状,截面较竖向连接部分(13)、水平连接部分(14)做弧形缩减,仍为矩形截面,且为空心状;与矮墩(1)接触的盖梁(3)、承台(4)中均各设置1块钢垫板,钢垫板通过锚固钢筋(11)锚固于盖梁(3)或承台(4)的混凝土中;钢垫板分别设置在盖梁下部、承台上部,使竖直螺杆穿过钢垫板,从而固定在盖梁(3)和承台(4)上;整体现浇的高墩(2)和现场预制的矮墩(1)中心位置均各设置1道竖向无粘结FRP筋(9),无粘结FRP筋(9)底部锚固于承台(4),顶部锚固于盖梁(3)顶;无粘结FRP筋(9)中设置预应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灾科技学院,未经防灾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3784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水分测量方法和土壤水分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反应型压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