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侧滚装置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6807.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2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燕;陶功安;李茂春;晋军辉;喻佳文;姜永辉;罗汉;伍玉刚;张文涛;秦涛;孙志明;谭云;孔媛媛;汪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侧滚装置及其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拉压油缸和第二拉压油缸,第一拉压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拉压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第一拉压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二拉压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在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缓冲油缸,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缓冲油缸;第二缓冲缸的第二上腔体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一拉压油缸的有杆腔、第二拉压油缸的无杆腔、第一上腔体三者的液压油压力总和与第一缓冲缸内的弹性元件反作用力平衡;第二拉压油缸的有杆腔、第一拉压油缸的无杆腔、第二上腔体三者的液压油压力总和与第二缓冲缸内的弹性元件反作用力平衡。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扭杆疲劳断裂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轻量化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拉压 油缸 无杆腔 杆腔 管路连通 缓冲缸 上腔体 抗侧滚装置 液压油压力 安装结构 弹性元件 反作用力 缓冲油缸 疲劳断裂 第二管 轻量化 扭杆 平衡 | ||
【主权项】:
1.一种抗侧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压油缸(2)和第二拉压油缸(6),第一拉压油缸(2)的有杆腔与第二拉压油缸(6)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管路(7)连通,第一拉压油缸(2)的无杆腔与第二拉压油缸(6)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管路(8)连通;在第一管路(7)上设有第一缓冲油缸(5),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缓冲油缸(4);所述第一缓冲油缸(5)包括第三缸体(51)、设置于第三缸体(51)内的活塞板(52),活塞板(52)将第三缸体(51)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上腔体(53)和下腔体(54),第一上腔体(53)内充满液压油,下腔体(54)内设有弹性元件(55),所述第一上腔体(53)与第一管路(7)连通;所述第二缓冲油缸(4)与第一缓冲油缸(5)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缓冲缸(4)的第二上腔体(41)与第二管路(8)连通;第一拉压油缸(2)的有杆腔、第二拉压油缸(6)的无杆腔、第一上腔体(53)三者的液压油压力总和与第一缓冲缸(5)内的弹性元件(55)反作用力平衡;第二拉压油缸(6)的有杆腔、第一拉压油缸(2)的无杆腔、第二上腔体(41)三者的液压油压力总和与第二缓冲缸(4)内的弹性元件反作用力平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368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扣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牵引结构及跨座式单轨车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