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140.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海;韩震超;陈良;黄鑫鑫;王建军;常立忠;周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B22D11/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胡锋锋;刘佳伟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本发明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浇注机构包括钢包和中间包,钢包置于中间包上方,钢包内部通过长水口与中间包内部连通;电极夹持机构包括:圆柱状的脉冲电极,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脉冲电极置于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中并对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夹持件,夹持件用于夹持脉冲电极;通电件,通电件的一端与夹持件连接,通电件与脉冲电源连接;加长杆,加长杆的一端通过绝缘块与通电件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极易发生堵塞的不足,提供的装置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合金钢 过程 可浇性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所述浇注机构包括钢包(11)和中间包(13),所述钢包(11)置于中间包(13)上方,钢包(11)内部通过长水口(12)与中间包(13)内部连通;所述电极夹持机构包括:圆柱状的脉冲电极(1),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所述脉冲电极(1)置于中间包(13)内的微合金钢水中并对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夹持件(2),所述夹持件(2)用于夹持所述脉冲电极(1);通电件(3),所述通电件(3)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2)连接,所述通电件(3)与脉冲电源(9)连接;加长杆(6),所述加长杆(6)的一端通过绝缘块(5)与所述通电件(3)的另一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8514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零件铸造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铜合金真空连续熔炼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