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140.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海;韩震超;陈良;黄鑫鑫;王建军;常立忠;周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B22D11/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胡锋锋;刘佳伟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合金钢 过程 可浇性 装置 | ||
1.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所述浇注机构包括钢包(11)和中间包(13),所述钢包(11)置于中间包(13)上方,钢包(11)内部通过长水口(12)与中间包(13)内部连通;所述电极夹持机构包括:
圆柱状的脉冲电极(1),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所述脉冲电极(1)置于中间包(13)内的微合金钢水中并对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夹持件(2),所述夹持件(2)用于夹持所述脉冲电极(1);通电件(3),所述通电件(3)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2)连接,所述通电件(3)与脉冲电源(9)连接;加长杆(6),所述加长杆(6)的一端通过绝缘块(5)与所述通电件(3)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合金钢中C<0.25%wt或0.25%≤C≤0.60%wt或C>0.60%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合金钢中Ti元素的含量为0.10%wt-0.80%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包括两个带折边的半圆环,两个带折边的半圆环的圆弧部分围成夹持圈(201),该夹持圈(201)包裹在脉冲电极(1)的外侧面,两个带折边的半圆环的对应折边部分通过第一螺栓(7)连接,形成夹持片(2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件(3)包括通电杆(301)以及连接于通电杆(301)两端的连接片(302);所述通电杆(301)一端的连接片(302)通过第二螺栓(8)连接于夹持件(2)的一个夹持片(202)上;所述通电杆(301)上连接有导电片(4),该导电片(4)上设有通孔,导电片(4)与脉冲电源(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持机构还包括绝缘螺栓;所述绝缘螺栓依次穿过通电杆(301)另一端的连接片(302)、绝缘块(5)以及加长杆(6)的一端,并将三者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脉冲电极(1)的两端分别设有直径大于脉冲电极(1)直径的阻挡圆块;所述脉冲电极(1)为铝碳质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13)的底部连通有浸入式水口(14),该浸入式水口(14)与塞棒(10)配合使用,中间包(13)内部浸入式水口(14)与长水口(12)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挡墙(15)和挡坝(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1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零件铸造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铜合金真空连续熔炼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