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及其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9179.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彦;李勇;王海兵;熊兵;崔彦波;冯立雷;崔平;马露;郝建新;胡庆军;袁红卫;崔琪;刘海军;苏贤明;郭再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及其养护方法,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包括管廊和用于养护所述管廊的自动控制喷淋养护系统,所述自动控制喷淋养护系统包括降水井、通过提升管路与所述降水井连通的沉淀池、通过依次连通的连通管路和加压管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喷淋管路子系统、设在所述加压管路上的无塔供水罐、设在所述管廊廊壁上的温湿度感应器以及设在所述加压管路上且与所述温湿度感应器电连接的定时器;所述加压管路上还设有与所述定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本发明解决传统养护方式耗费人力物力大,养护效果差,水资源浪费严重,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管廊内外同时养护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线带 结构 自动控制 喷淋 养护 体系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1)和用于养护所述管廊(1)的自动控制喷淋养护系统;所述自动控制喷淋养护系统包括降水井(2)、通过提升管路(3)与所述降水井(2)连通的沉淀池(4)、通过依次连通的连通管路(5)和加压管路(6)与所述沉淀池(4)连通的喷淋管路子系统、设在所述加压管路(6)上的无塔供水罐(7)、设在所述管廊(1)廊壁上的温湿度感应器(8)以及设在所述加压管路(6)上且与所述温湿度感应器(8)电连接的定时器(9);所述加压管路(6)上还设有与所述定时器(9)电连接的电磁阀(10);所述管廊(1)的一端头下方设有集水坑(11)、且所述集水坑(11)通过回水管路(12)与所述沉淀池(4)连通;所述管廊(1)有至少一个廊舱,廊舱舱底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通长设有排水槽(19),所述排水槽(19)与集水坑(11)连通、且向集水坑(11)一侧坡向设置;所述喷淋管路子系统设在管廊(1)顶板上,包括与加压管路(6)连通的主管路(13)、设在顶板上表面且与所述主管路(13)连通的管廊外部喷淋管路(14)及设在顶板下表面且与所述主管路(13)连通的管廊内部喷淋管路(15);所述主管路(13)沿管廊(1)的宽度方向设在管廊顶板上表面一端;所述管廊外部喷淋管路(14)沿管廊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设置至少一道;所述管廊内部喷淋管路(15)沿管廊廊舱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每个廊舱内设置至少一道;所述管廊外部喷淋管路(14)包括外部主管路、均匀间隔竖直向上连通在外部主管路上的外部支管路及连通在外部支管路上口的外部雾化喷淋头;所述管廊内部喷淋管路(15)包括内部主管路、均匀间隔竖直向下连通在内部主管路上的内部支管路及连通在内部支管路下口的内部雾化喷淋头;所述内部主管路通过吊挂件连接在管廊顶板下表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6917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