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及其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9179.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彦;李勇;王海兵;熊兵;崔彦波;冯立雷;崔平;马露;郝建新;胡庆军;袁红卫;崔琪;刘海军;苏贤明;郭再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带 结构 自动控制 喷淋 养护 体系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中砼结构的养护领域,特别是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
体系及其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一般都有较高的防水要求,混凝土结构是地下工程防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对防水混凝土防水性能的形成至关重要,养护不及时、不充分或养护天数不够都会影响防水混凝土防水性能。要求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高温地区应当增加养护的频率和天数。然而,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则混凝土养护的监管比较难,施工队有没有按规范养护很难全程监控;二则混凝土的人工养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混凝土的养护不当会给这些百年民生工程的正常使用留下巨大的隐患。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将建筑项目基坑降水工程地下水回收再利用进行砼自动喷淋养护,不仅可以充分保证养护效果,较人工手动养护洒水来说,操作方便,实用性高,同时保证喷洒均匀,可以达到持续养护的目的,还能进一步降低建筑项目施工成本,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绿色施工绿色建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及其养护方法,要解决传统养护方式耗费人力物力大,养护效果差,水资源浪费严重,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管廊内外同时养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包括管廊和用于养护所述管廊的自动控制喷淋养护系统。
所述自动控制喷淋养护系统包括降水井、通过提升管路与所述降水井连通的沉淀池、通过依次连通的连通管路和加压管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喷淋管路子系统、设在所述加压管路上的无塔供水罐、设在所述管廊廊壁上的温湿度感应器以及设在所述加压管路上且与所述温湿度感应器电连接的定时器;所述加压管路上还设有与所述定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管廊的一端头下方设有集水坑、且所述集水坑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管廊有至少一个廊舱,廊舱舱底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通长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集水坑连通、且向集水坑一侧坡向设置。
所述喷淋管路子系统设在管廊顶板上,包括与加压管路连通的主管路、设在顶板上表面且与所述主管路连通的管廊外部喷淋管路及设在顶板下表面且与所述主管路连通的管廊内部喷淋管路;所述主管路沿管廊的宽度方向设在管廊顶板上表面一端;所述管廊外部喷淋管路沿管廊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设置至少一道;所述管廊内部喷淋管路沿管廊廊舱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每个廊舱内设置至少一道;所述管廊外部喷淋管路包括外部主管路、均匀间隔竖直向上连通在外部主管路上的外部支管路及连通在外部支管路上口的外部雾化喷淋头;所述管廊内部喷淋管路包括内部主管路、均匀间隔竖直向下连通在内部主管路上的内部支管路及连通在内部支管路下口的内部雾化喷淋头;所述内部主管路通过吊挂件连接在管廊顶板下表面上。
所述温湿度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模块和湿度感应模块。
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温度感应范围为5°C~25°C,所述湿度感应模块的湿度感应临界值为80%。
所述定时器设定的循环方式为每天循环,每次开启的持续时间为2分钟、每2小时开启一次、每天开启12次。
所述沉淀池为二级沉淀池,包括顶部与提升管路和回水管路连通的集水沉淀池和底部与连通管路连通的清水池。
所述沉淀池整体为矩形池体,其集水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通过隔墙进行分隔,所述隔墙的下部设有一道水平向的第一泄水口、上部设有一道水平向的第二泄水口。
所述集水沉淀池的一侧内壁上沿高度方向设有通长的检修爬梯、另一侧内壁下部设有沉淀物界限感应器及与所述沉淀物界限感应器电连接的沉淀物界限报警器,所述集水沉淀池的底面设有清淤口。
所述集水沉淀池内设有与提升管路的出水口连通的浮球阀。
所述清水池内设有自动恒压泵,所述自动恒压泵与连通管路进水口连通。
所述外部雾化喷淋头和内部雾化喷淋头的结构相同,且喷流角度为270度、喷淋半径为5m。
所述线带状结构砼自动控制喷淋养护体系中所有管路均为PP-R管路,且其中加压管路的管径大于提升管路的管径,提升管路的管径大于连通管路的管径;所述喷淋管路子系统内的主管路、外部主管路及内部主管路的管径均与加压管路的管径相同,且大于外部支管路和内部支管路的管径。
所述降水井内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与提升管路的进水口连通,并提升管路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集水坑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所述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加压管路上的无塔供水罐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检修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