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臭氧—MBBR组合工艺处理VB12 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3344.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柯;任洪强;耿金菊;张徐祥;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F13/1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亚娟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臭氧—MBBR组合工艺处理VB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 臭氧 mbbr 组合 工艺 处理 vb base sub 12 | ||
【主权项】:
1.一种混凝—臭氧—MBBR组合工艺处理VB12 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pH调节池(1)、混凝池(2)、沉淀池(3)、臭氧氧化塔(4)、MBBR反应池(5)、PLC控制装置(6)、污泥处理装置(7)和进水泵;所述pH调节池(1)包括pH调节池一(11)和pH调节池二(12);所述进水泵包括进水泵一(81)、进水泵二(82)、进水泵三(83)、进水泵四(84)和进水泵(85);所述pH调节池一(11)、混凝池(2)、沉淀池(3)、pH调节池二(12)、臭氧氧化塔(4)、MBBR反应池(5)底部都设置有电子放空阀;所述混凝池(2)与pH调节池一(11)连接,通过所述进水泵一(81)将pH调节池一(11)中的水抽至混凝池(2);所述沉淀池(3)与混凝池(2)连接,通过所述进水泵二(82)将混凝池(2)中的水抽至沉淀池(3);所述pH调节池二(12)与沉淀池(3)连接,通过所述进水泵三(83)将沉淀池(3)的水抽至pH调节池二(12);所述臭氧氧化塔(4)与pH调节池二(12)连接,通过所述进水泵四(84)将pH调节池二(12)的水抽至臭氧氧化塔(4);所述MBBR反应池(5)与臭氧氧化塔(4)连接,通过所述进水泵(85)将臭氧氧化塔(4)的水抽至MBBR反应池(5);所述混凝池(2)上设置有加药泵(21),混凝池(2)内部设置有间隔板(20)、高速搅拌装置(22)和低速搅拌装置(23),所述间隔板(20)设置在混凝池(2)底部靠进水口位置,间隔板(20)将混凝池(2)分割为左、右两个池腔,所述高速搅拌装置(22)设置在左池腔,所述低速搅拌装置(23)设置在右池腔,所述加药泵(21)设置在做池腔左端外部池壁上;所述沉淀池(3)内部设置有刮泥装置(31);所述臭氧氧化塔(4)上端设置有臭氧发生器(41),臭氧氧化塔(4)内部设置有曝气装置一(42),所述臭氧发生器(41)通过导管与曝气装置一(42)连接;所述MBBR反应池(5)内部填充30%的聚乙烯轻质悬浮生物填料(51),所述悬浮生物填料(51)为中心十字架外部有尾翅的白色空心圆柱,填料外径10mm、高10mm,MBBR反应池(5)内部设置有曝气装置二(52),MBBR反应池(5)外部设置有空气泵装置(9),所述曝气装置二(52)与空气泵装置(9)连接;所述PLC控制装置(6)通过导线与电子放空阀、进水泵、加药泵(21)、高速搅拌装置(22)、低速搅拌装置(23)、刮泥装置(31)、臭氧发生器(41)、曝气装置一(42)、曝气装置二(52)、污泥处理装置(7)、空气泵装置(9)连接;所述污泥处理装置(7)与pH调节池一(11)、混凝池(2)、沉淀池(3)、pH调节池二(12)、臭氧氧化塔(4)、MBBR反应池(5)底部的电子放空阀连接,污泥处理装置(7)上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71),所述污泥回流装置(71)与MBBR反应池(5)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8334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弹簧隔振平台的高度调平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