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框构桥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9681.5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祯;苏伟;齐成龙;宋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8/2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框构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入FUBS程序生成的文本文件,并构建用于存储框构设计信息的数据库、创建人机交互的设计界面、构建信息模型参数化截面库、根据结构尺寸自动实例化截面生成含有用户预定义信息的框构三维模型、依据FUBS系统对框构桥骨架钢筋的分类原则,自动建立骨架钢筋数据库、实例化数据,为框构布置空间骨架钢筋并添加用户信息、依据框构截面特征,自动建立横向钢筋、拉筋、顶板钝角加强筋的空间节点坐标数据库、实例化数据,依次为框构各部分布置空间横向钢筋、拉筋、顶板钝角加强筋并添加用户信息、依据信息模型自动创建二维图纸并自动完成数量统计。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计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混凝土 框构桥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框构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ⅰ)读入FUBS程序生成的文本文件,并构建用于存储框构设计信息的数据库;(ⅱ)创建人机交互的设计界面初次打开此界面时各用户交互窗口显示的是从FUBS文本文件中读入的设计成果,用户根据设计需要在交互窗口进行修改后,将修改内容返回至步骤(ⅰ)所述的数据库;并可将修改后的数据库内容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导出;(ⅲ)构建信息模型参数化截面库基于Tekla软件平台,针对不同的框构孔跨布置形式,分别构建参数化截面,构建用于生成框构桥主体结构的等截面参数化截面库;(ⅳ)根据结构尺寸自动实例化截面生成含有用户预定义信息的框构三维模型基于C#语言技术,从步骤(ⅰ)所述的数据库中读取经过用户修改后的框构主体结构信息,根据主体结构信息从步骤(ⅲ)所述的截面库中抽取参数化截面并赋值,建立框构三维空间模型,同时,为模型添加用户信息;(ⅴ)依据FUBS系统对框构桥骨架钢筋的分类原则,自动建立骨架钢筋数据库FUBS系统以几何形状为原则建立了骨架钢筋类型库,在此类型库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骨架钢筋的几何形状和此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相对位置,以钢筋直径、等级、几何数据、用户信息为参数,依次计算出所有类型骨架钢筋的各关键节点坐标,继而生成带有用户信息的钢筋模型,这些模型以参数化钢筋模板的形式存储,作为骨架钢筋数据库;(ⅵ)实例化数据,为框构布置空间骨架钢筋并添加用户信息基于C#语言技术,从步骤(ⅰ)的数据库中依次读取经过用户修改后的骨架钢筋配置信息,根据每条配置信息中的骨架类型编号从步骤(ⅴ)的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类型的钢筋模板并实例化,并以本条配置信息中的数据对模板参数赋值,按照每根钢筋在二维图纸视图中的显示、标注等要求,定义用户属性,最终完成全桥骨架钢筋实例化;(ⅶ)依据框构截面特征,自动建立横向钢筋、拉筋、顶板钝角加强筋的空间节点坐标数据库根据框构孔跨布置形式的不同,按照横向钢筋及拉筋的布置原则,依次计算框构布筋节点坐标,并以模板的形式存储为数据库;(ⅷ)实例化数据,依次为框构各部分布置空间横向钢筋、拉筋、顶板钝角加强筋并添加用户信息基于C#语言技术,首先根据步骤(ⅰ)数据库中的框构孔跨布置信息从步骤(ⅶ)数据库中调用相应类型的布筋节点坐标模板,再结合步骤(ⅰ)数据库中的框构钢筋配置信息实例化得到空间布筋节点,赋予钢筋等级、直径、间距、弯钩、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值,完成钢筋建模,最后按照每组钢筋在二维图纸视图中的显示、标注等要求,定义用户信息,完成钢筋信息的录入;(ⅸ)依据信息模型自动创建二维图纸并自动完成数量统计基于完成的框构三维信息模型和C#语言编程技术,首先过滤出混凝土结构部分模型,生成二维结构图所需各位置视图,完成标注;然后过滤出混凝土模型及普通钢筋模型,生成普通钢筋布置图所需各位置视图,完成标注并生成钢筋数量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7968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头孔板初生空化数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层采动裂隙场瓦斯压力测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