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金属复合气体吸附材料的同步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7445.1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娇;肖婷;刘若华;林飞鹏;郑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1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介孔—金属复合气体吸附材料的同步制备方法,以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并实现一步法组装稳定价态的铂贵金属功能颗粒,使其成功固定在介孔孔道结构中,同时铂功能颗粒的引入并没有破坏介孔结构的完整性。复合材料具有规则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088m2/g,孔径集中分布在3nm。室温下,复合材料在2.5MPa条件下的吸氢容量高达2.32wt%。该方法制备材料的原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气体吸附性能佳且耐久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是良好的氢气吸附和尾气吸附处理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复合 气体 吸附 材料 同步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介孔—金属复合气体吸附材料的同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利用碱融法提取硅源,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MCM‑41的同时引入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氯铂酸溶液,采用以下步骤:(1)将氯铂酸溶解于含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甲醇溶液中,然后在65~70℃下回流2~3h得到稳定的金黄色的PVP‑Pt溶液。(2)天然硅藻土与同质量的氢氧化钠颗粒混合、搅拌均匀后于500~600℃下焙烧2~3h。冷却至室温后,将焙烧后的混合物加入去离子水中,于室温下搅拌、老化15~20h。分离上层液体作为合成MCM‑41的硅源。(3)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分散至透明溶液,随后缓慢滴加硅源溶液、一定量的PVP‑Pt溶液,持续搅拌分散。缓慢滴加稀盐酸以调节混合溶液的pH形成絮状物,达到稳定状态后持续搅拌。(4)将混合含絮状物的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10℃恒温晶化24h。将获得粉体经过洗涤、过滤、干燥后于500~600℃,煅烧6h以得到最终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674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