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丹百合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85877.4 申请日: 2017-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7549017B 公开(公告)日: 2019-12-31
发明(设计)人: 杨涛;李鑫;朱瑞清;杨晖;张军;王治业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35 分类号: A01G22/35;A01G22/60;A01G7/06;A01G7/04;A01G31/00;A01N43/38;A01N43/22;A01N43/12;A01P21/00
代理公司: 62100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代理人: 张克勤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一种山丹百合繁殖方法,属于药用植物保护与繁育领域,该方法采用对山丹百合地上茎杆叶腋处诱导产生小鳞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茎生小鳞茎诱导:对于种植2年生以上的山丹百合,待其株高生长到28‑32厘米时,叶面喷施复配生长调节剂诱导小鳞茎分化;所述复配生长调节剂为吲哚乙酸和表油菜素内酯的混合物,或者为吲哚乙酸和独角金内酯的混合物;开始喷施复配生长调节剂以后,每7‑10天浇灌1次1g/L的水溶性肥料;B、茎生小鳞茎催芽生长:当小鳞茎开始生根,根长0.5‑1厘米时,将小鳞茎掰下,浸泡在3‑10 mg/L karrikinolide溶液中,播种后长出心芽,待自然倒苗后,收获山丹种球。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繁殖效率、简化了繁殖方法、降低了成本。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山丹 百合 繁殖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山丹百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对山丹百合地上茎杆叶腋处诱导产生小鳞茎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A、茎生小鳞茎诱导:/n对于种植2年生以上的山丹百合,待其株高生长到28-32厘米时,叶面喷施复配生长调节剂诱导小鳞茎分化;所述复配生长调节剂为吲哚乙酸和表油菜素内酯的混合物,浓度为20mg/L吲哚乙酸和0.5-2 mg/L表油菜素内酯的混合物;或者为吲哚乙酸和独脚 金内酯的混合物,浓度为20mg/L吲哚乙酸和浓度为1-5mg/L独脚 金内酯的混合物;开始喷施复配生长调节剂以后,每7-10天浇灌1次1g/L的水溶性肥料;/nB、茎生小鳞茎催芽生长:/n当小鳞茎开始生根,根长0.5-1厘米时,将小鳞茎掰下,浸泡在3-10 mg/Lkarrikinolide 溶液中,播种后长出心芽,待自然倒苗后,收获山丹种球。/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8587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201710851118.9
  • 李梅 - 浙江窝里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2017-09-20 - 2020-02-07 - A01G22/35
  • 本发明涉及大葱的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播种、浇水施肥、培土和收获,整地步骤中,在田地上挖出若干均匀分布的种植带,种植带的深度为30cm,挖出的土放在种植带的两侧,播种包括:A、在种植带上放入V形铲,V形铲的截面为V形,V形铲包括两个铲板,两个铲板转动连接,两个铲板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拉手,两个铲板的顶部均设有提手;B、撒种,将大葱的种子撒入V形铲中,并覆土;培土步骤中,培土前,将种植带两侧的土进行松动,培土中,向上拉动拉手,使两个铲板向上摆动;收获步骤中,对种植带两侧的土进行松动,向上提拉提手进行采收。本方案将大葱从土中取出,而不损坏葱白,提高了大葱的质量。
  • 一种藠头的种植方法-201911152838.1
  • 康诗林 - 湖南衡岳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2019-11-22 - 2020-02-04 - A01G22/3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藠头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种植地上修建种植穴,所述种植穴当中浇入土壤调节液用来调节土壤质地;随后选择无病虫害的藠头球茎种入所述种植穴当中,覆土和杂草,所述种植穴的穴距为10‑15m,种植深度为8‑10cm;定期进行修剪,减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虫枝及枯枝和除草杀虫追肥,其中,所述土壤调节液为如下组分的好氧发酵产物:人畜粪便20‑30份、秸秆粉5‑8份、草木灰15‑20份、硫酸亚铁6‑7份、好氧菌种15‑20份。本发明采用秸秆粉和草木灰替代传统的化学肥料,提供腐殖酸和微量元素,通过人畜粪便提供有机质,丰富土壤质地。
  • 一种山丹百合繁殖方法-201710985877.4
  • 杨涛;李鑫;朱瑞清;杨晖;张军;王治业 -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2017-10-20 - 2019-12-31 - A01G22/35
  • 本发明一种山丹百合繁殖方法,属于药用植物保护与繁育领域,该方法采用对山丹百合地上茎杆叶腋处诱导产生小鳞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茎生小鳞茎诱导:对于种植2年生以上的山丹百合,待其株高生长到28‑32厘米时,叶面喷施复配生长调节剂诱导小鳞茎分化;所述复配生长调节剂为吲哚乙酸和表油菜素内酯的混合物,或者为吲哚乙酸和独角金内酯的混合物;开始喷施复配生长调节剂以后,每7‑10天浇灌1次1g/L的水溶性肥料;B、茎生小鳞茎催芽生长:当小鳞茎开始生根,根长0.5‑1厘米时,将小鳞茎掰下,浸泡在3‑10 mg/L karrikinolide溶液中,播种后长出心芽,待自然倒苗后,收获山丹种球。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繁殖效率、简化了繁殖方法、降低了成本。
  • 一种德国鸢尾的高效扩繁方法-201910974818.6
  • 孙英坤;洪文英;沈燕;张晓;张宁;陈胜洪;周世荣;陈旭励;吴印;黄登云 - 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0-14 - 2019-12-13 - A01G22/3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德国鸢尾的高效扩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宿根的预处理;步骤2、消毒处理;步骤3、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步骤4、栽培种植:将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宿根在盆内的基质中进行第一次栽培种植;步骤5、分株种植:约15天后,宿根的侧芽开始萌发,然后约30天后,宿根的侧芽萌发达到峰值,约40天后,侧芽生长成6‑10cm的小苗时进行分株,用切割刀将其分为每3株小苗一盆进行第二次栽培种植;步骤6、小苗出圃:待小苗长成15cm‑20cm高度,即可出圃,从而得到德国鸢尾种苗。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鸢尾种苗的扩繁效率,缩短了扩繁时间,降低了成本,本发明的宿根芽增殖系数高达14.1,从宿根诱导到成苗出圃的周期短,繁殖速度大大提高。
  • 黄芽韭菜的安全生产方法-201710486638.4
  • 淮学民;王一喆;许凤亭;马珊珊;魏旗;刘文杰;徐晨;王永江 - 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
  • 2017-06-23 - 2019-11-22 - A01G22/3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芽韭菜的安全生产方法,包括施加肥料、耕地作畦、播种、浇水、追肥、韭根存储和移栽等步骤,对施肥时间、施肥量、播种时间、浇水量、追肥时间、追肥量、韭根越冬存储方法、移栽方法、光照强度、除虫除草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黄芽韭菜的安全生产方法,步骤简单、容易操作;通过适墒耕翻、10‑20米短畦、两级排水沟,商品有机肥为主并严控水肥,冰冻前挖根,在黄韭收获期不需要追加肥料及防病虫,可有效节约资源,并完美解决黄芽韭菜种植过程中的农残污染问题。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