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滑块式凹模摩擦无铆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9409.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张鹏;李靖祥;陈超;韩晓兰;石田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37/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61215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滑块式凹模摩擦无铆连接方法,先通过摩擦头和上冲头的旋转对待铆接部位进行局部摩擦加热;然后摩擦头停止转动并对待铆接部位施加压边力,在冲压动力源的作用下压头使上冲头向下运动,使上、下板材的金属向下模具的模具型腔内流动,使下模具分瓣滑块沿径向流动并胀开,上、下板材的金属继续向分瓣滑块之间、下冲头与分瓣滑块之间产生的间隙流动,直到下模具的型腔被充满,且上板材和下板材之间形成S形机械锁;达到预设定的底厚值或者压力后,压头和上冲头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连接过程结束;本发明可获得无裂纹的铆接接头,降低所需铆接作用力,减少铆接缺陷,提高铆接接头的强度,效率更高、操作简便且能耗更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板材 滑块式凹模 摩擦 连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滑块式凹模摩擦无铆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定位阶段:连接开始前,将上板材(6)和下板材(7)装夹固定并叠放在下模具上,下模具固定不动;摩擦头(5)和上冲头(4)整体向下运动,摩擦头(5)和上冲头(4)将上板材(6)和下板材(7)局部定位于下模具上,并施加压力;上冲头(4)的上下运动通过冲压动力源、压头(1)和环形弹簧(3)的共同作用实现,上冲头(4)和环形弹簧(3)通过挡圈(2)安装在摩擦头(5)内部;下模具为滑块式分瓣凹模,由分瓣滑块(8)、弹性圈(9)、滑块保持架(10)和下冲头(11)组成,下冲头(11)下部外侧和滑块保持架(10)下部连接,下冲头(11)上部外侧设有圆周均布的分瓣滑块(8),下冲头(11)和分瓣滑块(8)之间设有空隙,分瓣滑块(8)通过弹性圈(9)拉紧,弹性圈(9)为橡胶圈或轻载弹簧,分瓣滑块(8)外侧凹槽和滑块保持架(10)顶部配合卡住,上冲头(4)下端部分为带倒角倒置圆台状;/n2)摩擦加热阶段:在旋转动力源的作用下,摩擦头(5)连同上冲头(4)一起高速旋转,转速为300~2000转/分钟,对上板材(6)和下板材(7)待铆接部位进行局部摩擦加热,使其达到塑性变形温度,加热时间为5~30秒;/n3)成形初期阶段:摩擦加热阶段结束,旋转动力源停止工作,摩擦头(5)对待铆接部位施加压边力,在冲压动力源的作用下,压头(1)使上冲头(4)向下运动,上板材(6)和下板材(7)在上冲头(4)的作用下弯曲并受挤压,局部发生塑性变形,上板材(6)和下板材(7)的金属受到下模具中下冲头(11)上端面的约束,逐渐填充凹模空间,但是尚未受到下模具中分瓣滑块(8)的约束,在此阶段,上板材(6)在上冲头(4)下端部的圆角处受挤压变薄,其颈部金相组织被强化;/n4)成形阶段:上冲头(4)继续向下运动,上板材(6)和下板材(7)的金属材料沿径向流动,分瓣滑块(8)只受到弹性圈(9)的定位作用,其预紧力非常小,导致分瓣滑块(8)沿径向流动并胀开,材料向分瓣滑块(8)之间、分瓣滑块(8)与下冲头(11)之间产生的间隙流动,由于在成形过程中上板材(6)和下板材(7)金属材料的流动速度不同,致使上板材(6)嵌入下板材(7)中,且上板材(6)和下板材(7)之间形成S形机械锁(12),形成内嵌型铆接头,上冲头(4)的冲压铆接速率为0.5~2毫米/秒;/n5)回程阶段:达到预设定的底厚值或者压力后,冲压动力源、压头(1)和环形弹簧(3)共同作用,带动上冲头(4)向上运动,将上冲头(4)和上板材(6)分离,并回位至初始位置,连接过程结束。/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7940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铆压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冷柜内胆底板圆角铆接的铆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