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菌根菌人工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8662.5 | 申请日: | 2017-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坤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4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栗菌根菌人工培养方法,属于菌根菌人工培养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取板栗菌根菌子实体,纵切为两半,采集菌盖与菌柄的交汇处,得到菌肉组织块;2)将菌肉组织块置于斜面培养基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肉组织块萌发出菌丝后,将菌丝转管后,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获得纯菌丝;3)将纯菌丝接种到扩大培养料的接种孔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容器,获得板栗菌根菌。本发明板栗菌根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利用本发明培养得到的菌种回接板栗幼苗,菌根浸染率最高可达50.3%,平均浸染率为46.5%。 | ||
搜索关键词: | 菌丝 菌根菌 板栗 人工培养 菌肉组织 浸染 菌根 斜面培养基 菌丝接种 扩大培养 培养容器 交汇处 接种孔 幼苗 回接 菌柄 菌盖 菌种 转管 纵切 采集 | ||
【主权项】:
1.一种板栗菌根菌人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组织分离取板栗菌根菌子实体,纵切为两半,采集菌盖与菌柄交汇处的菌肉组织块;2)菌丝培养与提纯将采集的菌肉组织块置于斜面培养基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肉组织块萌发出菌丝后,将菌丝转接至斜面培养基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获得纯菌丝;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制作为:首先,用沸水煮马铃薯后过滤,回收滤液得到马铃薯汁液;其次,将板栗枯枝落叶水煮液、根际土壤水提液和水加入马铃薯汁液中后,加入琼脂,边加热边搅拌至琼脂完全融化后,再加入葡萄糖,充分混匀后冷却;最后,调节pH值为5~6;其中,马铃薯、葡萄糖和琼脂的质量比为(10~20):(1~2):(1~1.5),板栗枯枝落叶水煮液、根际土壤水提液和水的体积比为(2~5):(1~2):(2~5);3)菌种扩大培养将纯菌丝接种到扩大培养料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容器,获得板栗菌根菌;所述的扩大培养料由基质和营养液按质量比10:2~3配成,且扩大培养料的含水质量为60~65%;其中,所述基质由板栗修剪枝条或栗苞的粉碎物与玉米粉按体积比(80~85):(20~15)混匀配成;所述营养液由水、白糖、KH2PO4、NH4Cl、CaSO4·2H2O、FeCl3按质量比80:10:3:5:1:1配制而成,调节pH值为5~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坤,未经张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0866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