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培育肉苁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5006.7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8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冯起;司建华;郭瑞;贾冰;鱼腾飞;席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C1/00;A01C1/04;C05G1/00;A01N43/58;A01N43/40;A01N35/06;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谈俊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人工培育肉苁蓉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领域。本发明包括:种子处理,接种以及施肥灌溉等步骤,本发明方法中,通过对肉苁蓉进行温度循环以及化学试剂处理,从而能够打破肉苁蓉种子的生理休眠,并促进种子发芽,进而提高寄生率;同时,本发明中,通过对处理温度条件和所用化学试剂的进一步选择、调整以及优化,进一步提高了肉苁蓉接种的成功率以及产量;另外,通过自种子处理、以及种子接种和后期施肥培养等步骤中所具体采用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试剂的选择、调整以及优化,有效的促进了肉苁蓉种子的萌发、寄生和生长,这对于肉苁蓉扩大培育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培育 肉苁蓉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人工培育肉苁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处理:将新鲜采集和/或低温保存的肉苁蓉种子消毒处理后,置于温度为55~60℃、相对湿度为40~60%的培养室中,并放置2~3h;然后将肉苁蓉种子从培养室中取出,并置于温度为5~10℃、相对湿度为20~30%的培养室中,并放置48~72h;并循环处理3‑4次;将处理后的肉苁蓉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处理的时间为3~5h,并在浸泡处理后,将肉苁蓉种子置于阴凉处自然干燥;其中,浸泡处理所用溶液为溶有氟草敏、氟啶酮,以及2,6‑二甲氧基对苯醌的水溶液;其中,氟草敏的浓度为1×10‑9~1×10‑5mol/L,氟啶酮的浓度为1×10‑9~1×10‑6mol/L,2,6‑二甲氧基对苯醌的浓度为1×10‑5~1×10‑8mol/L;(2)接种向粘土中加入适量水搅拌成泥浆;将戊聚糖和果胶加入适量水中搅匀,并加入泥浆中,然后加入蒙脱土继续搅匀形成接种剂;将接种剂均匀涂抹于底纸表面,得到接种纸;然后在接种纸上均匀铺洒自然干燥后的肉苁蓉种子,接着将种子压实,并晾干;在红柳旁开挖接种沟,将接种纸置于沟底,并使得红柳根处于接种纸的上方,然后进行回填;(3)施肥灌溉接种后,在接种沟同侧,使用复合肥料对红柳进行施肥,并在施肥后进行浇灌;其中,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干牛粪、干羊粪、草木灰、玉米粉、秸秆粉、尿素、磷酸钾以及过磷酸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3500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