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部件和滚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0387.7 | 申请日: | 2014-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大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8/32 | 分类号: | C23C8/32;C21D1/06;C21D9/40;C22C38/00;F16C19/04;F16C19/10;F16C19/24;F16C19/30;F16C19/34;F16C19/44;F16C33/32;F16C33/34;F16C3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作为轴承部件的各个外圈(10)、内圈(11)和球(12)是根据JIS标准SUJ2制造的且在其表面内形成有碳氮共渗层的轴承部件,其中,在500℃的加热温度下持续一小时时间进行热处理之后,在距表面深度为0.02×T+0.175(mm)的位置处的维氏硬度比在芯部处的维氏硬度高80HV以上,该芯部是在轴承部件的厚度方向上不形成碳氮共渗层的区域,其中,T代表用于形成碳氮共渗层的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部件 滚动轴承 | ||
【主权项】:
1.一种检查轴承部件的方法,所述轴承部件是根据JIS标准SUJ2制造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表面内的碳氮共渗层,所述方法包括:在500℃的加热温度下持续一小时时间进行热处理;以及在进行所述热处理之后,确定是否在距所述表面深度为0.02×T+0.175(mm)的位置处的维氏硬度比在芯部处的维氏硬度高80HV以上,所述芯部是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厚度方向上不形成所述碳氮共渗层的区域,其中,T代表形成所述碳氮共渗层的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T的单位是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6038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