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正四面体形发光磷化铟/硫化锌核壳结构量子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7203.4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邓正涛;沈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0 | 分类号: | C09K11/7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正四面体形发光磷化铟/硫化锌核壳结构量子点方法,包括制备高沸点三(二脂肪胺基)膦、制备InP量子点内核、制备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分离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本发明利用高沸点的三(二脂肪胺基)膦为磷源价格便宜,化学结构稳定,反应温和安全且不产生气体。反应的前驱体都是常见的化学试剂且毒性较低,储存和使用都很安全。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发光颜色可以同时通过反应温度,卤化铟与三(二脂肪胺基)膦的比例,卤化物的种类以及反应时间来精确调控,且都能保证高荧光量子产率。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四面 体形 发光 磷化 硫化锌 结构 量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正四面体形发光磷化铟/硫化锌核壳结构量子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一)制备高沸点三(二脂肪胺基)膦(1)以制备三(二油胺基)膦为例:将摩尔比为2:5的三(二甲胺基)膦和油胺常温下混合;(2)体系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并加热至80℃,维持该反应温度至少30 min,制得三(二油胺基)膦;(二)制备InP量子点内核(1)将摩尔比为1:6.5:45的卤化铟、卤化锌和油胺常温下混合并搅拌均匀;(2)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并加热至150℃,维持该温度至少2 h;(3)注入惰性气体,并将温度升高至150‑300 ℃,注入三(二油胺基)膦,并保持卤化铟与三(二油胺基)膦的摩尔比的范围为3‑9:1,维持该温度至少15 min;(三)制备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1)制备好InP量子点内核后,紧接着注入正十二硫醇和硬脂酸锌的十八烯溶液,并保持卤化铟、正十二硫醇、硬脂酸锌的摩尔比例为1:13:6.5;(2)将温度升高至200‑300℃,维持该反应温度至少30 min;(四)分离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1)将制备好的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与甲苯按照体积比为1:4混合;(2)6000‑10000 rpm的离心转速下去除未反应的前驱体;(3)将去除完前驱体的上清液与乙醇按照体积比为1:3混合,以8000‑10000 rpm的离心转速下分离出沉淀物质InP/ZnS核壳结构量子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5720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