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7938.0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方小红;尤莹;万吉祥;徐一麟;陈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及添加剂置于有机溶剂中配制出分散液;2)提供金属催化衬底,将所述分散液涂覆于所述金属催化衬底的上表面;3)在步骤2)得到的结构的上表面形成石墨烯薄膜。本发明的电池负极材料结构不仅保留了硅负极材料和石墨烯的固有特性,亦可发挥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同时,可实现硅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复合薄膜与金属催化衬底集流体之间的有效接触,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储锂能力,亦缓解了硅纳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有效抑制和改善负极材料内部应力的产生避免负极材料粉化。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及添加剂置于有机溶剂中配制出分散液;2)提供金属催化衬底,将所述分散液涂覆于所述金属催化衬底的上表面;3)在步骤2)得到的结构的上表面形成石墨烯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3793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