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昆虫特异性多胺类小分子毒素、其纯化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3881.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贵;梁宋平;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79/14 | 分类号: | C07C279/14;C07C277/08;A01P7/04;A61P43/00;A61P25/08;A61P25/24;A61P25/28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周晓艳 |
地址: | 41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昆虫特异性多胺类小分子毒素(记为AVTX‑623),其相对分子量为622.3971;其分子式为C28H50N10O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AVTX‑623的纯化方法,通过超滤、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反相‑高效液相层析三大步骤,能够从大腹园蛛的毒液中完全纯化出纯净的AVTX‑623,操作步骤简单,损失率低,实用性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上述AVTX‑623的应用,可用于制作杀虫剂或/和神经生物学试剂和药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特异性 多胺类小 分子 毒素 纯化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昆虫特异性多胺类小分子毒素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特异性多胺类小分子毒素的相对分子量为622.3971;其分子式为C28H50N10O6;所述昆虫特异性多胺类小分子毒素的结构式如下:
;该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毒液的超滤,具体是:将电刺激收集到的毒液利用超滤管分离,重复多次,合并滤液,得到含有昆虫特异性多胺类小分子毒素的非蛋白质小分子毒素混合物;毒液为大腹园蛛的毒液;所述超滤管中的超滤膜为允许3KDa以下的分子通过的半透膜;分离具体为在转速为8000‑12000rpm条件下离心8‑10分钟;重复分离三次合并滤液;第二步、非蛋白质小分子毒素混合物的离子交换层析,具体是:将非蛋白质小分子毒素混合物采用强阳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得到洗脱峰;选择经生物质谱检测出的目标峰作为反相‑高效液相层析的目标峰;强阳离子交换柱的规格为10mm×250mm,其型号为Ultimate® XB‑SCX;分离具体是:利用0.1mol/LpH6.0磷酸缓冲液上样,采用含1.2mol/L氯化钠的0.1mol/LpH6.0磷酸缓冲液混合液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2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第三步、反相‑高效液相层析,具体是:采用C18反相柱将目标峰进行脱盐和进一步纯化,收集经过生物质谱确定的目标峰进行冷冻干燥,即得昆虫特异性多胺类小分子毒素,其中:C18反相柱的规格为10mm×250mm,反相柱的型号为Ultimate® XB‑C18;采用洗脱液A和洗脱液B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洗脱液A由质量含量为2%的乙腈、质量含量为0.1%的三氟乙酸以及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洗脱液B由质量含量为2%的去离子水、质量含量为0.1%的三氟乙酸以及色谱纯乙腈混合而成,梯度洗脱,洗脱过程中的总流速为2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638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