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河道污水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1213.2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忠;陈鹏;郑继利;李杰;朱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黑臭河道污水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河道上游设置拦污格栅,对污水进行初步拦截处理;S2、河道中设置多个生物过滤器,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S3、河道底层设置多个微孔曝气装置,通过层流循环将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带出水体;S4、水体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增强水体修复能力,提高水质,减少有机物的沉积;S5、河道两岸设置人工湿地,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提升净化效果;S6、河道尾部设置碳纤维水草矩阵,进一步吸附尾水中的悬浮物;S7、河道下游设置橡胶坝,自动调控水位,加大河道槽蓄量,增加污水滞留时间。本发明坚持以集成技术去恢复、治理受损的水生态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水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黑臭河道污水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河道上游设置拦污格栅(1),对污水进行初步拦截处理;S2、河道中设置多个生物过滤器(2),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S3、河道底层设置多个微孔曝气装置,通过层流循环将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带出水体;S4、水体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增强水体修复能力,提高水质,减少有机物的沉积;S5、河道两岸设置人工湿地(6),湿地(6)中种植水生植物,提升净化效果;S6、河道尾部设置碳纤维水草矩阵(7),进一步吸附尾水中的悬浮物;S7、河道下游设置橡胶坝(9),自动调控水位,加大河道槽蓄量,增加污水滞留时间,河岸上设有充气泵(8)控制橡胶坝的充、放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512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形成空间强磁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作电源稳定的可循环使用的滤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