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石漠化区撂荒地茶条木植苗造林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3031.8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2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吕仕洪;白坤栋;姚月锋;唐赛春;徐广平;黄甫昭;韦春强;曾丹娟;李象钦;潘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石漠化区撂荒地茶条木植苗造林效率的方法,具体为:选定石漠化区撂荒地作为造林区域,先在造林区域上定植黄荆条,之后再将茶条木定植于黄荆条冠幅下,利用黄荆条的护理作用提高茶条木幼苗定植初期的造林成活率和植株生长量。与传统造林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石漠化区比较常见的黄荆条与茶条木混植,不仅黄荆条的取材方便、移栽难度小,而且成活率极高、恢复生长期短;另一方面还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茶条木在造林后1~2年的植株生长量,申请人的试验数据表明,茶条木苗木造林后1年生和2年生的平均株高总生长量分别达到36.1cm和116.5cm,而常规造林方式分别仅为5.7cm和29.1cm。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石漠化区 撂荒 茶条木 植苗 造林 效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石漠化区撂荒地茶条木植苗造林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定石漠化区撂荒地作为造林区域,在造林区域上将黄荆条和茶条木混合种植,利用黄荆条的护理作用提高茶条木幼苗定植初期的造林成活率和植株生长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730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环框三脚式树苗木支撑装置
- 下一篇:节水灌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