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微流控芯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3217.8 | 申请日: | 201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宪波;郭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6;C12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微流控芯片系统,结构片包括多个独立反应腔,反应腔可存储针对不同检测靶标的固态反应试剂。辅助进样模块包括进样柱和进样对接模块,既能够实现一对多分时进样,又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封闭芯片进样孔。配套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控制与荧光检测两大模块,两者在结构整合与功能实现上相互配合,其中,温控模块采用内模PID控制算法,能够对微流控芯片实施高精度双面温控加热;荧光检测模块采用光纤检测模式,能够对微流控芯片中的多个独立反应腔实施双波长荧光采集。借助该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微流控芯片系统,既可以对单个相同样品进行多靶标同时检测,也可以对多个不同样品实施并行检测,提高疾病检测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微流控 芯片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1)及配套的检测装置(2);微流控芯片(1)包括盖片(a)、结构片(b)、底片(c)、进样柱(d)和进样对接模块(e);上盖片(a)上设有注样孔(a1)和气孔(a2),结构片(b)中设有流体沟道(b1)、反应腔(b2)和固定台(b3),各个反应腔(b2)并列布置在结构片(b)的中间,流体沟道(b1)设置在结构片(b)的端部,固定台(b3)设置在结构片(b)的一侧;盖片(a)与底片(c)分别封闭结构片(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封闭结构片(b)构成一个封闭式的芯片反应器;进样柱(d)为阶梯状,进样柱(d)包括前置进样孔(d1)、进样选择通道(d2)、气孔选择通道(d3)、按压限位台(d4)和密封斜凸(d5),气孔选择通道(d3)为L形,前置进样孔(d1)与进样选择通道(d2)连接后组成L形,密封斜凸(d5)设置在进样柱(d)的阶梯连接处,按压限位台(d4)设置在进样柱(d)的底部,气孔选择通道(d3)的进口和前置进样孔(d1)设置在进样柱(d)的上表面;进样对接模块(e)包括进样柱嵌槽(e1)、注样分选通道(e2)、气孔分选通道(e3)、按压限位槽(e4)和密封斜面(e5),进样柱嵌槽(e1)设置在进样对接模块(e)的中间,按压限位槽(e4)设置在进样柱嵌槽(e1)的底部,气孔分选通道(e3)、注样分选通道(e2)沿上下位置顺次设置在进样柱嵌槽(e1)的侧面,密封斜面(e5)设置在进样柱嵌槽(e1)的顶部;上盖片(a)与进样对接模块(e)对接,使注样孔(a1)和气孔(a2)分别与注样分选通道(e2)和气孔分选通道(e3)对接;进样柱(d)插在进样对接模块(e)的进样柱嵌槽(e1)中,通过旋转进样柱(d),使进样选择通道(d2)和气孔选择通道(d3)同时对接不同的注样分选通道(e2)和气孔分选通道(e3),构成完整的注样通道和气体流通通道;旋转进样柱(d),达到分时一对多注样的目的,同时,当进样柱(d)旋转到适当角度时,按压限位台(d4)与按压限位槽(e4)相互配合,使进样柱(d)能够被按压,按压后密封斜凸(d5)和密封斜面(e5)的紧密配合,起到在反应过程中密封微流控芯片(1),隔离各个反应腔(b2);所述微流控芯片(1)有多组独立的反应腔(b2),允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反应腔(b2)的体积范围为25μL‑100μL,内部能预先保存不同的固态PCR反应试剂,既能够对单个相同样品进行多靶标同时检测,也能够对多个不同样品实施并行检测;反应腔(b2)在检测装置中竖直加热,使反应过程产生的气泡上浮到反应腔顶部,克服气泡对荧光检测的干扰,确保荧光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样对接模块(e)中,对注样孔与气孔实施一体化统一控制,通过对不同工作位置的分时切换操作,实现微流控芯片中各个反应腔的扩增模板样品注入,同时,采用旋转和按压的方式实现PCR扩增反应时,各个独立反应腔的完全封闭,避免交叉污染;检测装置(2)包括温度控制和荧光检测两大功能模块,具体包括半导体制冷片(f)、导热铝板(g)和光纤(h);温度控制模块采用四片半导体制冷片(f)对微流控芯片实现双面加热,单侧各包括两片半导体制冷片(f),且两片半导体制冷片(f)之间留有一个一定宽带的间隙;每片半导体制冷片(f)的加热面均贴在导热铝板(g)上,导热铝板(g)在间隙处凸起,并在该凸起上设置多个光纤斜孔g1,用于插入光纤(h);荧光检测采用透射方法,一侧光纤激发,另一侧接收,两侧的光纤(h)呈90度夹角;两侧的光纤(h)形成多组独立的荧光激发和接收通道,实现了多通道并行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6321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佳县油枣发酵原浆醋酿制技术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生物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