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纳米非晶颗粒尺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3635.9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孙铭;郭春雨;兰司;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纳米非晶颗粒尺寸的方法,通过调控电沉积法过程中电流密度对镍磷纳米非晶进行非晶颗粒的纳米级别尺寸控制,使得电沉积薄膜由不同尺寸的纳米非晶颗粒堆垛而成,非晶合金的无序结构相比晶体材料长程有序结构,这种无序结构带来了优秀的物理性能,而纳米非晶相比非晶,具有网络状的非晶界面,以及网格内部的非晶颗粒。本发明通过简单多相脉冲电流沉积法,解决了纳米非晶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得到未氧化的不存在气孔的制备工艺,这种方法最关键的是可以控制颗粒尺寸,同时调节内部自由体积的比例。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 无序结构 制备工艺 调控 脉冲电流沉积 长程有序 尺寸控制 电沉积法 非晶合金 晶体材料 纳米级别 内部自由 物理性能 电沉积 颗粒堆 网络状 镍磷 网格 薄膜 | ||
【主权项】:
1.一种调控纳米非晶颗粒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经除油、酸洗、活化处理后的铜片为阴极;步骤2,以铂片为阳极,以镍磷体系电镀液为工作液,采用多相脉冲电流沉积法,设定初始电流强度500mA/cm2持续1ms,中间电流强度20mA/cm2~500mA/cm2持续15~25ms后关闭脉冲8~10ms,重复该步骤45min~9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5363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