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8792.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王虎存;刘小龙;张华;赵武云;张俊莲;罗金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7/10 | 分类号: | A01D17/10;A01D33/00;A01D33/08;A01B4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突破了其他马铃薯收获机具只挖掘而不收集地膜的惯例,采用了新的机构,即通过两级输送机构,土薯在一级传送抖动机构的下层运动,秸秆和地膜在一级传送抖动机构的上层运动,在经过抖动机构的传送土薯在一级传送结束后下落,秸秆和地膜则沿着二级输送机构向上运动,地膜被卷膜收集装置收集,而秸秆被抛出返回田地,由于秸秆落地出位于马铃薯落地的后方,因此避免了将秸秆埋于地下,对捡拾马铃薯造成干扰。同时,将地膜秸秆和土薯混合物分开,有利于传送抖动装置更好地从土壤中分离出马铃薯,回收残膜。本发明体积适中,重量轻,分级结构简单精巧,方便灵活,提高了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收获 回收 联合 作业 | ||
【主权项】:
一种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包括机架和传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后方安装地轮机构,所述机架前端安装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牵引悬挂装置,所述横梁的中部安装有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的下方安装起膜铲(1),所述起膜铲(1)的后方机架(29)上倾斜安装有分式筛(2),所述分式筛(2)包括抖土链(43),所述抖土链(43)由橡胶带(3)和支撑杆(7)等距离组合而成,所述抖土链(43)套装在第一主动轴(21)和第一从动支撑辊(36)之间,所述第一从动支撑辊(36)安装在起膜铲(1)后方的机架(29)上,在所述第一从动支撑辊(36)后方的机架(29)上安装第一支撑辊(35),所述第一支撑辊(35)位于抖土链(43)的下方,在所述第一支撑辊(35)后上方的机架(29)上安装有第二支撑辊(34),所述第二支撑辊(34)安装在抖土链(43)的中间,在所述第二支撑辊(34)后方的机架(29)上安装第二定轴(32)上,所述第二定轴(32)两端设有抖动轮(33),所述第二定轴(32)位于抖土链(43)的中间,所述抖动轮(33)为三个圆柱结构,任意两圆柱之间的夹角为120︒,与抖土链(43)周期性啮合产生抖动,所述第一主动轴(21)安装在第二定轴(32)后方机架(29)上,所述第一主动轴(21)的两侧安装有梅花轮(8),所述梅花轮(8)的齿位与抖土链(43)的间隙形成配合;所述第一主动轴(21)安装在斜下方的机架(29)上,所述第一主动轴(21)下端设有第二从动支撑轮(20),所述第二从动支撑轮(20)后上方的机架(29)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轴(16),所述第二主动轴(16)的两侧安装有链轮(11),所述第二主动轴(16)上安装若干有等距离分布的圆轮(38),所述圆轮(38)上等间距设有支撑杆(37),所述第二从动支撑轮(20)与第二主动轴(16)之间倾斜安装有残膜输送机构,所述残膜输送机构包括大节距链条(12),所述链条(12)上安装有间距相等的第二支撑杆(10),所述第二支撑杆(10)之间设有铁丝(39),所述第二主动轴(16)后下方的机架(29)上后方设置小机架(45),所述小机架(45)上安装残膜收集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879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