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微小线段前瞻控制插补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4138.4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生;隋海涛;徐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尔普工业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连续微小线段前瞻控制插补算法,步骤为求取第 1 段微小线段的实际插补距离s1;计算前一段微小线段的实际插补距离si‑2;根据前瞻优化分析的速度可达性判断,分析第i‑2段线段两端,Pi‑2和Pi‑1处相应的转接速度间的速度可达性;判定速度分割点此时如果αi‑3<αi‑2,且αi‑2=αi‑1,则需要计算下一个点的转接角进行分析;如果αi‑2<αi‑3,Pi‑2不是速度分割点;若速度分割点没找到,重复 2‑4 步;若速度分割点找到,前瞻结束,下一次前瞻时,以上一速度分割点为起点进行前瞻速度规划。本发明使得加工速度变化平稳,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微小 线段 前瞻 控制 算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续微小线段前瞻控制插补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顺序读取前两段段微小线段的三个端点P1 ,P2 和P3 ,令线段起始速度v1=0,由于线段开始处无转接角,α1 =0,P1 点局部转接距离Δl1 =0;用余弦公式计算P2处的转接角α2,根据角平分线转接算法的计算公式求解P2 处的理论最大进给速度v2 ,计算P2 处的局部转接距离Δl2 ;计算P1到P2 距离L1 和P2 到P3 的距离L2 ,接着最大转接速度的求解中的实际插补距离公式计算第 1 段微小线段的实际插补距离s1 ,s1=L1‑Δl1‑Δl2;2)读取线段下一点Pi的坐标值,计算Pi‑1处的转接角αi‑1 ,求解Pi‑1 处的理论最大进给速度vi‑1 ,计算Pi‑1处的局部转接距离Δli‑1,接着计算前一段微小线段的实际插补距离si‑2 ,si‑2=Li‑2‑Δli‑1‑Δli‑2;3)根据前瞻优化分析的速度可达性判断,分析第i‑2段线段两端,Pi‑2和Pi‑1处相应的转接速度vi‑2 和vi‑1之间的速度可达性,如果速度可达性不满足,若vi‑2 < vi‑1,调整vi‑1 ;否则调整vi‑2 ,并进行回溯处理,反向判断速度可达性,保存值i,令 i=i‑1,重复第3步进行速度可达性判断和速度调整,直到满足速度可达性要求为止;4)转接角αi‑2与前后的转接角αi‑3,αi‑1比较,如果αi‑3<αi‑2且αi‑2>αi‑1,说明点Pi‑2处的转接角局部最大,Pi‑2为速度分割点:此时如果αi‑3<αi‑2,且αi‑2=αi‑1,则需要计算下一个点的转接角进行分析;如果αi‑2<αi‑3,Pi‑2不是速度分割点;5) 若速度分割点没找到,重复 2‑4 步;若速度分割点找到,前瞻结束,下一次前瞻时,以上一速度分割点为起点进行前瞻速度规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尔普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尔普工业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41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