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轴孔加工通用后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4517.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林;张博;王聪会;邱立超;刘林峰;惠俊;赵胜军;强伟;孙鹏程;蒙胜;张恒超;杨全理;张雄飞;王波;贺刚;赵宏伟;王号;张涛;赵建超;张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408 | 分类号: | G05B19/40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专门针对五轴孔加工的后置处理方法,将五轴联动孔加工方式转化为五轴定向孔加工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五轴联动孔加工处理方式的两个缺点。1、各大机床厂商,虽然机床结构不同,数控系统不同,但是均提供统一的五轴定向加工方案,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欧拉角倾斜面加工循环。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2、五轴定向的加工方式,可以使用孔加工循环,从而可以实现在孔底停留、镗孔退刀设置等孔加工功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五轴孔 加工 通用 后置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五轴孔加工通用后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读取刀位文件;步骤2:判断是否为孔加工操作,如果是,转入下一步骤,如果不是,采用通用后置处理对该段刀位文件进行处理;步骤3:判断刀轴矢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转到步骤4,如果未发生变化,转到步骤6;步骤4、利用刀轴矢量,计算出欧拉角;步骤5、输出倾斜面循环,将步骤4算出的欧拉角作为参数赋值给倾斜面循环;步骤6、计算子坐标系下孔位点的坐标值X,Y,Z;步骤7、输出孔加工循环程序,将步骤6计算出的Z值作为孔加工初始表面参数赋值给孔加工循环;步骤8、输出步骤6计算出的X,Y值,并调用孔加工循环;步骤9、判断孔加工循环是否结束,如果是,转到步骤10,如果否,重复步骤3~步骤8;步骤10、判断是否为最后刀位,如果是,转到步骤11,如果否,转到步骤2;步骤11、程序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未经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451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微小线段前瞻控制插补算法
- 下一篇:一种非球面磨床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