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路桥过渡段注浆纠偏抬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2269.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松;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威铁科高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赵保春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路桥过渡段注浆纠偏抬升方法,所述过渡段包括路基、底座板、轨道板、承轨台、轨道和端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端刺处注浆纠偏支撑桩;2)端刺纠偏;3)沉降部位注浆抬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袋装法注浆可以实现对抬升的高度、平移纠偏的位移及位移误差的精确控制,且施工快捷、环保性好、节省注浆材料,且经济效益高、技术先进、工法成熟、效果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过渡 段注浆 纠偏 抬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轨道路桥过渡段注浆纠偏抬升方法,所述过渡段包括路基、底座板、轨道板、承轨台、轨道和端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聚合物袋在聚合物袋上均匀布置能起到定向注浆效果的孔洞,孔距3~5cm,聚合物袋的长度与注浆孔的深度一致,聚合物袋的直径应略小于注浆孔孔径,随后将注浆管插入聚合物袋内,用环箍固定;2)设置端刺处注浆纠偏支撑桩在至少部分过渡段区段轨道偏移方向一侧的路基上垂直钻支撑桩注浆孔,将绑扎好的聚合物袋和注浆管植入注浆孔后,通过注浆管以0.3~0.5Mpa的注浆压力向聚合物袋内注射高聚物材料,高聚物材料在聚合物袋内发泡膨胀固化,压力达到0.4Mpa后,聚合物袋上的孔洞自行张开,浆液随之向外散射,与周围土体结合,聚合物袋挤密周围土体,形成聚合物袋挤密支撑桩,作为端刺处纠偏时的后背支撑;其中,支撑桩注浆孔钻至端刺底部以下50~100cm,纵向布孔间距60~100cm,横向布孔间距为20~30cm,采用梅花形均匀布置两到三排;3)端刺纠偏在端刺后背向轨道偏移方向一侧布置纠偏孔,并在其对侧布置泄压孔,以放散纠偏过程中产生的土压力,其中,端刺纠偏孔应钻至端刺底部以下15cm~25cm,布孔间距为50~55cm,纠偏孔与泄压孔呈梅花形交错布置,泄压孔钻至端刺底部即可;随后将绑扎好的注浆管和聚合物袋植入纠偏孔,之后向聚合物袋内注射高聚物材料,注浆压力为0.3~0.5Mpa,高聚物材料发泡膨胀后,端刺受到由于浆液膨胀产生的土侧压力的作用而向预定方向偏移;4)沉降部位注浆抬升从端刺上向下钻孔至端刺底部一定距离形成抬升孔,在两个抬升孔中间均匀布置两个填充孔,填充孔仅需钻透端刺即可;抬升孔和填充孔均分为在路基中间的中间孔和两侧的侧孔;中间孔从道床板面垂直钻入;侧孔从底座板或支承层斜向钻入;过渡段端刺处抬升孔根据抬升要求,钻至端刺底部10~20cm,布孔间距1.3~1.5m;在抬升孔及填充孔钻孔完成后,对抬升孔安装注浆管;对于抬升孔中侧孔的注浆管安装,应在钻孔完毕后立即安装,对于抬升孔中中间孔的中间注浆管连同聚合物袋则需在注浆施工的当天进行安装;注浆时,先注两侧抬升孔,再注中间抬升孔,通过向抬升孔内注射高聚物材料,逐步增大注浆压力,所述注浆压力为0.3~0.5Mpa,聚合物浆液固化后形成聚合物袋挤密桩,实现了底座板及端刺的整体抬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威铁科高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威铁科高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1226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长锚固系统
- 下一篇:铁路小半径曲线线型稳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