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包覆层发挥优异的耐崩刀性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73046.3 申请日: 2016-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8472737B 公开(公告)日: 2020-01-31
发明(设计)人: 龙冈翔;佐藤贤一;柳泽光亮;西田真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23B27/14 分类号: B23B27/14;B23C5/16;C23C16/34;C23C16/36
代理公司: 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康泉;王珍仙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中,包含经化学蒸镀的由组成式:(Ti
搜索关键词: 复合碳氮化物层 复合氮化物层 晶粒 组成式 立方晶结构 硬质包覆层 表面包覆 切削工具 倾斜角度数 化学蒸镀 耐崩刀性 取向差 制造
【主权项】:
1.一种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在由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及立方晶氮化硼基超高压烧结体中的任一种构成的工具基体的表面形成有硬质包覆层,所述表面包覆切削工具的特征在于,/n(a)所述硬质包覆层包含平均层厚为2~20μm的如下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即,Ti和Al的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Ti、Al及Me的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其中,Me为选自Si、Zr、B、V及Cr中的一种元素;或者Cr和Al的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n(b)所述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至少包含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复合氮化物或复合碳氮化物的相,/n(c)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从纵截面方向对构成所述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的晶粒中的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晶粒的晶体取向进行分析,并求出各晶粒的晶粒内平均取向差时,该晶粒内平均取向差显示2度以上的晶粒以相对于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的总面积的面积比例计存在20%以上,/n(d)而且,将所述晶粒的作为晶体面的{111}面的法线相对于工具基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所形成的倾斜角分为工具基体侧的区域和表面侧的区域而测定,其中,工具基体侧的区域和表面侧的区域是将所述复合氮化物层或复合碳氮化物层沿层厚方向进行二等分的区域,针对经测定的所述倾斜角中相对于法线方向在0~45度的范围内的测定倾斜角,按0.25度的间距进行分区并合计存在于各分区内的度数的情况下,/n在工具基体侧的区域中,若将存在于0~12度的范围内的度数的总计相对于倾斜角度数分布中的度数整体的比例设为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7304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切削刀片及切削工具-201780023084.2
  • 木下秀吉;野见山凉马;岩田馨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7-04-13 - 2020-02-07 - B23B27/14
  • 一方案的切削刀片,其具备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位于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交的第一棱线的第一切削刃。基体具有含有TiCN的硬质相和含有Co及Ni中的至少一方的结合相。硬质相具有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的(422)面的峰的比较中在高角度侧观察到的第一硬质相和在低角度侧观察到的第二硬质相。第二面中的第二硬质相的压缩残余应力小于第一面中的第二硬质相的压缩残余应力。
  • 表面被覆切削工具及其制造方法-201680002021.4
  • 阿侬萨克·帕索斯;小野聪;金冈秀明;今村晋也 -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 2016-06-22 - 2020-02-07 - B23B27/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工具,包括基材以及形成在基材上的覆膜。所述覆膜包括硬质层。该硬质层包含多个具有氯化钠型晶体结构的晶粒。当使用EBSD系统在平行于基材表面的法线方向的硬质层的横截面中分析多个晶粒各自的晶体取向,从而测量作为晶粒的晶面的(001)面的法线方向与基材表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时,夹角为0度以上且小于20度的晶粒的比例A为50%以上。关于晶粒的粒界,Σ3晶界的长度为Σ3‑29晶界的长度的50%以上,并且Σ3晶界的长度为全部粒界的总长度的1%以上30%以下,其中全部粒界的总长度为Σ3‑29晶界的长度和一般粒界的长度的总和。
  • 一种切削刀具及机床-201920702187.8
  • 赖剑锋;张鹏飞;张海斌 -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2019-05-16 - 2020-02-04 - B23B27/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刀具及机床。该切削刀具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具有用于参与切削的刀尖,所述刀尖为复合曲线结构,所述圆弧结构为由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和第三圆弧段三段圆弧段,三段圆弧段依次平滑相接,第一圆弧段与第三圆弧段的长度大于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与第三圆弧段长度相等并且在第二圆弧段的两侧对称布置。该切削刀具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复合曲线结构的三段圆弧段均参与对工件的切削,切削热分散到第二圆弧段与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圆弧段与第三圆弧段之间,使刀尖的受热面积增大,加快了热量的散发,能够增加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复合曲线结构还具有修光作用。
  • 一种氮化硅特种陶瓷刀具-201920616393.7
  • 黄剑克 - 江苏伟劲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2019-04-30 - 2020-01-31 - B23B27/14
  • 一种氮化硅特种陶瓷刀具,包括:刀柄体,刀柄体的外形为圆柱体,刀柄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刀头,第一刀头外周上部向外倾斜设有第一刃倾角,刀柄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刀头,第二刀头外周上部向外倾斜设有第二刃倾角,第一刀头与第二刀头相背设置,刀柄体的上下表面都设有平面,在平面上且靠近第一刀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打印区,在平面上且靠近第二刀头的一端设有第二打印区,在刀柄体的上下表面都设有指捏区,本实用新型在刀柄体两端的刀头上部向外倾斜设有刃倾角,使得刀具在精加工时更加锋利,加工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冷却效果提升,工件的表面光洁度提高,而且通过上下平面,使得刀具在加工时容易装夹且不易松动,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加工精度。
  • 一种单面圆形切削刀片及其切削刀具-201910993209.5
  • 姜恩来;黄哲豪;陈友梁;鄢国洪;邹伶俐;李凌祥 -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2019-10-18 - 2020-01-17 - B23B2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面圆形切削刀片及其切削刀具,该切削刀片包括周边轮廓大致成圆形形状的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连接在上、下表面之间的侧表面;在刀片本体的厚度方向设有用来与锁紧螺丝相配合的通孔,侧表面呈倾斜设置,并由上向下呈渐次向内倾斜;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为倾斜设置,并由外向内呈渐次向下倾斜;上表面与侧表面相交构成切削刃;在刀片本体的侧表面的底端处设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且是用来与刀体相配合的止动凹槽,止动凹槽的凹陷面的下段为平面,止动凹槽的凹陷面的上段为曲面。本发明一方面可以防止切削刀片因切削力作用过大而旋转,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切削刀片在切削过程中所出现的翻转现象。
  • 硬质包覆层发挥优异的耐崩刀性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201680015433.1
  • 佐藤贤一;龙冈翔;山口健志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2016-03-11 - 2020-01-14 - B23B27/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包覆层具备优异的硬度及韧性且在高速断续切削加工中发挥优异的耐崩刀性的包覆工具。在工具基体的表面作为硬质包覆层至少设置有(Ti、Al)(C、N)层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中,该层包含上部层与下部层,上部层在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晶粒内存在Ti和Al的周期性组成变化,下部层在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的晶粒内不存在Ti和Al的周期性组成变化,上部层的Al含有比例相对于下部层较高,并且,优选上部层的I(200)/I(111)大于10,且下部层的I(200)/I(111)小于3,而且,下部层中,能够使Al含有比例从工具基体侧向上部层侧依次连续增加,或者下部层由多层构成且使各层的Al含有比例从工具基体侧向上部层侧依次阶段性增加。
  • 切削刀具及其具有正好三个切削部的切削镶块-201710408851.3
  • G.赫奇特 - 伊斯卡有限公司
  • 2013-12-04 - 2019-12-31 - B23B27/14
  • 本发明公开了切削刀具及其具有正好三个切削部的切削镶块。在具有配备三个切削部的可转位切削镶块的切削刀具中,切削镶块借助于紧固件以可移除方式固定至镶块保持器。切削镶块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表面,周边侧表面在两个相对的端部表面之间延伸。至少一个端部表面具有从其突出的中心凸台,中心凸台具有凸起的支撑表面,并且周边侧表面具有三个邻接凹部。在切削镶块的端部视图中,三个邻接凹部的每一个可见,并且定位在外接可见中心凸台的第一假想圆内。镶块保持器的保持部具有安置表面,安置表面具有从其突出的至少一个凸起。支撑表面与安置表面夹紧接触,并且三个邻接凹部中的正好两个与至少一个凸起接合。
  • 一种微织构减磨自由切削车刀片-201920509687.X
  • 冯新敏;于闯;胡景姝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2019-04-16 - 2019-12-31 - B23B27/1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织构减磨自由切削车刀片,该刀片依据了自由切削刃形的设计理论,在刀尖位置设计出一种弧形刃,可实现自由切削;前刀面设计为柱面凸起,增强了刀尖的强度,减少破损。此外,前刀面上还设有减磨织构,具有减轻刀片磨损,降低切削温度的效果;刀片上柱形凸台和容积槽、导流槽的设计具有支撑固定刀片和实现双面冷却的作用。该刀片主要应用于高温合金的切削加工中,可以显著的改善高温合金切削时存在的切削力大,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高温合金的加工效率。
  • 一种焊接式超硬刀片-201822102239.6
  • 孙雪原 - 廊坊西波尔钻石技术有限公司
  • 2018-12-14 - 2019-12-06 - B23B27/14
  • 本申请涉及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式超硬刀片,所述超硬刀片包括基体和刀片,在将刀片焊接在基体之前,先对基体进行一个加工,使得在基体的凹槽内焊接上刀片后,刀片上切削刃所在的边探出基体边0.05mm~0.1mm之间的任一数值的距离,然后再对刀片进行磨制,磨制后的切削刃与基体定位边形成的内切圆直径与ISO标准刀片中的内切圆直径相同,这样的设置使得在磨制切削刃的时候只会磨到到头,而不会出现因为现有技术中基体边与刀片的切削刃边齐平,在磨制切削刃的过程中会磨到基体边的问题,且这样磨制的刀片可达到与标准刀片相同的使用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刀片在磨削的过程中导致砂轮过渡消耗、磨制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 表面包覆切削工具-201680062403.6
  • 大上强;桥本达生;一宫夏树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2016-10-27 - 2019-11-26 - B23B27/14
  • 本发明的表面包覆切削工具中,在由碳化钨基硬质合金、TiCN基金属陶瓷、立方晶氮化硼烧结体及高速工具钢中的任一种构成的工具基体的表面设有至少包含平均层厚0.5~8.0μm的Al、Cr、Si及Cu的复合氮化物层,关于所述复合氮化物层,在由组成式:(Al1‑a‑b‑cCraSibCuc)N表示的情况下,满足0.15≤a≤0.40、0.05≤b≤0.20、0.005≤c≤0.05,其中,a、b、c均为原子比,所述复合氮化物层由以六方晶结构为主体的晶体构成,对该氮化物层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存在于2θ=55°~65°的范围内的(110)面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为1.0°~3.5°。
  • 被覆工具-201680007506.2
  • 李晃;山崎刚 - 京瓷株式会社
  • 2016-01-25 - 2019-11-22 - B23B27/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被覆工具,具有第一面、与该第一面相邻的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的棱线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切削刃,并具备基体(5)以及位于该基体上的被覆层(6),所述被覆层具备碳氮化钛层(8)以及α型结晶构造的氧化铝层(10),所述碳氮化钛层(8)位于比所述氧化铝层(10)接近所述基体(5)的位置,当基于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来分析出的所述氧化铝层的峰值、将由下述式表示的值设为取向系数Tc(hkl)时,作为后刀面的所述第二面上的所述被覆层的取向系数Tcf(104)与Tcf(012)之比(Tcf(104)/Tcf(012))高于作为前刀面的所述第一面上的所述被覆层的取向系数Tcr(104)与Tcr(012)之比(Tcr(104)/Tcr(012))。
  • 一种微型切削刀-201821680836.0
  • 伍凤;姚杰 -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2018-10-17 - 2019-11-15 - B23B27/14
  • 一种微型切削刀,属于工装零件及其加工工艺领域。微型定位销刚性强,加工难度大,切削时容易损坏切削刀,使切削刀断裂或磨损厉害,从而影响微型定位销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将切削刀打磨刀尖打磨成圆角R,圆角R过大,达不到加工精度,同时容易造成切削刀崩刀,圆角R过小,容易对刀刃造成磨损,使加工出的切削刀达不到精度要求;将刀尖经过打磨工具打磨成0.11‑0.19mm的圆角R,在加工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加工切削刀的精确度,同时降低了切削刀的磨损和生产成本,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加工过程中进行批量生产。
  • 金刚石包覆硬质合金切削工具-201880018306.6
  • 鹿田信一;富永哲光;高岛英彰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2018-03-22 - 2019-11-15 - B23B27/14
  • 该金刚石包覆硬质合金切削工具中,(1)WC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5~0.9μm,(2)基体的界面的凹凸的最大高低差(Rz)为0.5~1.0μm,凹凸之间的最大距离(Δ)为0.5~1.5μm,去除结合相的区域的金刚石皮膜的长度(Ye)为0.5~2.0μm,(3)在基体界面中,L1为0.4~0.8μm、L2为0.2~0.4μm、且(L1)/(L2)为1.5~2.5的WC粒子为70面积%以上,(4)在距基体界面为0.5~1.5μm的区域中的金刚石晶体的平均粒径为0.1~0.3μm,(5)具有柱状晶,该柱状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生长方向相对于厚度方向偏离的角度在10度以内的比例为90%以上或<110>取向率为30~70%。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