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细管放电Z箍缩极紫外光辐射收集系统的真空室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72167.X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6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蓬;徐强;王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4 | 分类号: | G01R31/24;G01M11/02;G03F7/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毛细管放电Z箍缩极紫外光辐射收集系统的真空室,涉及毛细管放电EUV光源技术,为了解决常规的真空室不适用毛细管放电Z箍缩极紫外光辐射收集系统的问题。包括真空室I和真空室II两部分,真空室I的一端连接放电室,真空室I的另一端与真空室II相连通,放电室与真空室I连接处,设置有光源的毛细管,真空室I和真空室II连接处设置有收集镜支架,多层光学收集镜均固定在收集镜支架上,真空室II的内部还设置有探测系统,用于对EUV光源放电特性和辐射光的动态监测,毛细管与多层光学收集镜之间设置有杂质过滤装置,真空室II的末端用于连接照明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室不仅具有良好的真空度,而且收集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放电 箍缩极 紫外 光辐射 收集 系统 真空 | ||
【主权项】:
毛细管放电Z箍缩极紫外光辐射收集系统的真空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室I(2)和真空室II(3)两部分,真空室I(2)的一端连接放电室(1),真空室I(2)的另一端与真空室II(3)相连通,放电室(1)与真空室I(2)连接处以及真空室I(2)与真空室II(3)的连接处均密封,在放电室(1)与真空室I(2)连接处,设置有光源的毛细管,该毛细管的中心轴与真空室I(2)的中心轴和真空室II(3)的中心轴均重合,真空室I(2)和真空室II(3)连接处设置有收集镜支架(8),多层光学收集镜(9)均固定在收集镜支架(8)上,多层光学收集镜(9)组成光学收集系统,真空室I(2)和真空室II(3)壁上均设置有出气孔(4),用于连接真空泵,真空室II(3)的内部还设置有探测系统(10),用于对EUV光源放电特性和辐射光的动态监测,探测系统(10)通过探测系统支架固定在真空室II(3)内,真空室I(2)和真空室II(3)侧壁上均设置有观察窗(7),真空室I(2)上还设置有进气孔(6),用于向真空室内通入氩气,真空室II(3)的末端用于连接照明系统,所述末端的壁上设置有窗口,毛细管(1‑1)发出的极紫外光经过光学收集系统后聚焦在该窗口上,并通过该窗口进入照明系统;毛细管与多层光学收集镜(9)之间设置有杂质过滤装置(5);所述杂质过滤装置(5)包括喷气装置(5‑1)、金属箔片冷阱(5‑2)、多根支撑条(5‑3)和空心支撑管(5‑4);金属箔片冷阱(5‑2)包括多层金属箔片,每层金属箔片均为圆锥面,多层金属箔片与真空室I(2)同轴且依次嵌套,多层金属箔片的小口径端的开口朝向毛细管(1‑1),空心支撑管(5‑4)位于金属箔片冷阱(5‑2)的轴线上,支撑条(5‑3)的一端固定在空心支撑管(5‑4)的一端,空心支撑管(5‑4)的另一端固定在收集镜支架(8)上,多根支撑条(5‑3)以空心支撑管(5‑4)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金属箔片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条(5‑3)的侧部,喷气装置(5‑1)位于毛细管(1‑1)与金属箔片冷阱(5‑2)之间,喷气装置(5‑1)的喷气方向与毛细管的中心轴垂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57216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闪络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自适应中电压功率MOSFET参数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