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50527.9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00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盛赟;陈奕峰;崔艳峰;袁声召;端伟元;王子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36 | 分类号: | H01L31/0236;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在单晶硅衬底(100)的正面依次形成正面制绒形貌结构(1)、正面PN发射结(2)、正面钝化减反介质层(3)以及正面电极(4),在单晶硅衬底的背面依次形成背面制绒形貌结构(5)、背表面场(6)、背面钝化减反介质层(7)以及背面电极(8),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制绒形貌结构(5)为平台形绒面,各平台结构(5a)分散,或者,平铺,或者,部分分散、部分平铺、部分相连、部分交叠地分布在硅衬底上。本实用新型可优化双面太阳电池的少数载流子表面复合和光学吸收特性,提高量子转换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硅 双面 太阳电池 | ||
【主权项】:
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在单晶硅衬底(100)的正面依次形成正面制绒形貌结构(1)、正面PN发射结(2)、正面钝化减反介质层(3)以及正面电极(4),在单晶硅衬底的背面依次形成背面制绒形貌结构(5)、背表面场(6)、背面钝化减反介质层(7)以及背面电极(8),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制绒形貌结构(5)为平台形绒面,各平台结构(5a)分散,或者,平铺,或者,部分分散、部分平铺、部分相连、部分交叠地分布在硅衬底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505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
- 下一篇:一种N型双面电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