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后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4222.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韦天勇;潘荣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Q1/3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1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包括:壳体,一体成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方形凹槽,且每个方形凹槽的槽底开设有方孔;两组后尾灯座,分别位于作为观测、维修动力机构通道的方形凹槽的两侧;两个后雾灯座,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下部。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后尾机构,将壳体设置成一个整体,使得后尾表面无焊接痕迹,外部美观,而且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较为紧凑,另外,由于壳体是一体成型的,从而减少零件的焊接与装配,进而降低后尾机构的维修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后尾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一体成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方形凹槽;两组后尾灯座,分别位于作为观测、维修动力机构通道的方形凹槽的两侧;两个后雾灯座,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下部;壳体的一侧为斜边,作为通风起落架的安装位置,而且壳体的斜边与上顶边之间一次折弯形成;壳体的另一侧与上顶边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作为通风起落架一侧的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条,且第一加强条与壳体之间通过结构胶相连,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加强固定;所述车用后尾机构还包括一液晶显示条槽,位于方形凹槽的上方;位于液晶显示条槽的下方壳体内侧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条,且加强条的与壳体内侧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两方形凹槽之间的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条,且第三加强条与壳体之间通过结构胶相连,其中,第三加强条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凸块;壳体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四加强条,且第四加强条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凸块;作为观测、维修动力机构通道的方形凹槽的侧边剖面一端设置有第五加强条,且第五加强条与该方形凹槽槽底相对侧通过结构胶相连;车厢后尾的折弯剖面一端设置有第六加强条,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壳体与第六加强条之间的连接;连接于作为钢化玻璃的安装空间的方形凹槽一侧的第七加强条位于壳体内侧上,并通过结构胶固定第七加强条与壳体之间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342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过渡摇臂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的前围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