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机连续模凹模固定板内孔加工工艺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0477.5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1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宋红杰;袁俊昆;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5333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电机连续模凹模固定板内孔加工工艺方法及其产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装夹作为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圆;2)找正待加工的内孔的圆心;3)试刀;4)对加工圆粗车;5)去除粗加工工件的应力;6)半精车;7)精车;8)将精车工件拆卸,精车工件表面喷涂防锈油,完成转序,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凹模固定板;所述的产品包括凹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发电机连续模上的内孔以及至少一对用于装配在加工车床上的螺纹孔,至少有一对螺纹孔的中心对称的落在同一基圆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星火机床厂CW62140马鞍车床代替内圆磨加工,实现大型发电机连续模凹模固定板的加工,为实现大型发电机连续模打下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凹模固定板 连续模 发电机 加工 车床 大型发电机 内孔加工 精车工 螺纹孔 内孔 马鞍 圆心 表面喷涂 中心对称 半精车 防锈油 磨加工 粗车 基圆 精车 内圆 找正 装夹 拆卸 去除 机床 装配 | ||
【主权项】:
1.发电机连续模凹模固定板内孔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装夹作为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圆在加工圆的加工面反面加工出至少一对用于装在车床花盘压板槽上的螺丝孔,同对的螺丝孔对称设置在同一基圆上,且所述基圆直径大于凹模固定板待加工的内孔直径,基圆与设定的凹模固定板内孔之间的部分作为初加工余量;调整加工面的平面度至加工要求后,在螺丝孔处装夹螺钉,实现加工圆与车床初步紧固;2)找正待加工的内孔的圆心确定基圆圆心,将基圆圆心作为待加工内孔的圆心,然后调整圆心位置直至其位置精度符合加工要求后,紧固螺丝孔处的装夹螺钉;3)试刀自检步骤2)中定位后的加工圆所留的初加工余量,调整机床的转速并首次从加工面双边进刀,检查作为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圆是否与刀头接触,加工圆是否异常;4)对加工圆粗车检查机床转速,并根据初加工余量设定加工圆的双边进刀量,第一次走刀完成之后测量内孔孔径大小;重复使用该步骤中第一次走刀方法完成走刀并测量内孔孔径,直至内孔的有效孔径双边留有符合半精车所需的二次加工余量,获得粗加工工件;5)去除粗加工工件的应力将粗加工工件放置24小时以上,让粗加工工件与加工场合的温度完全一致,自主消除应力,获得去应力工件;6)半精车自检去应力工件的内孔是否变形,并根据去应力工件的三次加工余量,调整机床转速以及双边进刀量,第一次走刀完成之后,测量孔径大小;重复使用该步骤中第一次走刀方法完成走刀并测量孔径,直到去应力工件内孔的有效孔径双边留有精车所需的四次加工余量,获得半精车工件;7)精车检测并确定半精车工件的内孔尺寸以及四次加工余量,调整机床转速,确定进刀量,第一次走刀完成之后测量孔径大小;重复使用该步骤中第一次走刀方法完成走刀并测量孔径,直到半精车工件内孔实际尺寸满足内孔的有效尺寸,获得精车工件;8)将精车工件拆卸,精车工件表面喷涂防锈油,完成转序,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凹模固定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04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