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微小昆虫诱集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5576.2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0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成;张亚峰;范玉磊;彭小燕;熊进涛;胡姣;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M11/00;G06K9/34;G06K9/46;A01M1/14 |
代理公司: | 35214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志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微小昆虫诱集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识别出所述采集图像中的目标昆虫,并标记;利用局部极小值算法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中存在部分重叠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第一分离计数结果;利用局部区域近似估算算法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中存在严重重叠和被遮挡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第二分离计数结果;获取包括第一分离计数结果和第二分离计数结果的总计数结果。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目标微小昆虫的计数精度,能够针对其中发生部分重叠、严重重叠或者被障碍物遮挡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最贴近事实的计数结果;同时,本申请的图像采集装置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微小害虫的采集图像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微小 昆虫 检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 ||
【主权项】:
1.全自动微小昆虫诱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采集图像;/n所述图像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n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开设有诱虫窗口的暗箱,以及设置在暗箱内的传送机构、诱虫板、扫描仪、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控制器和无线发送模块;所述传送机构、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无线发送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n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和卷带;所述卷带依次通过所述诱虫窗口和扫描仪的扫描视线后进入收卷机构;所述卷带上与诱虫窗口相对的一面间隔距离的设置有诱虫板,所述卷带的另一面设有不粘隔离膜;所述诱虫板与所述诱虫窗口相对;/n所述卷带上间隔距离的设有穿孔,所述距离为相邻诱虫板同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卷带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线可穿过所述穿孔被激光接收器接收;/n提取采集图像中各物体的颜色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利用训练好的SVM模型,识别出所述采集图像中的目标昆虫,并对其进行标记;/n利用局部极小值算法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中存在部分重叠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第一分离计数结果;/n利用局部区域近似估算算法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中存在严重重叠和被遮挡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第二分离计数结果;/n获取包括第一分离计数结果和第二分离计数结果的总计数结果;/n所述提取采集图像中各物体的颜色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利用训练好的SVM模型,识别出所述采集图像中的目标昆虫,具体为:/n依据采集图像中各物体的颜色特征和形态学特征,构建一个一行10维的特征向量;所述颜色特征包括R分量、G分量、B分量、颜色均值和峰度;/n从样本库内选取预设张数的对应目标昆虫的正样本,选取所述预设张数的负样本,进行SVM模型训练,利用训练好的SVM模型识别出目标昆虫;/n所述利用局部区域近似估算算法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中存在严重重叠和被遮挡的目标昆虫进行分离,获取第二分离计数结果,具体为:/n以单一目标昆虫的合理像素范围为预设阈值对标记后的采集图像进行分割,获取连通区域;/n以各个大于预设阈值的连通区域为中心,依据所述合理像素范围圈定有效区域;/n依据所述有效区域内目标昆虫的数量、所述有效区域的面积以及有效区域内未分离目标昆虫面积近似估算出未分离目标昆虫,获取第二分离计数结果。/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557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于个人护理用具的共振结构的附件和方法
- 下一篇:口腔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