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4772.6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8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峰;王建龙;赵树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C02F1/44;C02F9/00;C02F1/00;C02F1/42;C02F1/469;C02F1/66;C02F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肖善强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使放射性废水通过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组件进行处理,能够同时获得高去污因子和高浓缩倍数的效果。在所述方法中,使放射性废水依次通过第一级膜组件和第二级膜组件,得到第二级清水;从第一级膜组件送出的第一级浓水进入第三级膜组件,得到浓缩液。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废水处理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放射性废水通过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处理,其中放射性废水依次通过第一级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和第二级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得到第二级清水;从第一级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送出的第一级浓水进入第三级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得到浓缩液;从第三级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送出的浓缩级清水返回送入第一级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再处理而不排放浓缩液,直至浓缩液的含盐量达到125g/L才予以排放;所述方法的去污因子达至少500,并且浓缩倍数达至少25倍;其中,所述放射性废水在处理前的含盐量不超过5g/L;所述放射性废水的放射性活度在1000Bq/L至50000Bq/L;所述放射性废水在进料到膜组件之前将其pH值调节到6‑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6477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室内电气接口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质深度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