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差速器的双输出动力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9620.0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1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熊庭;侯博文;贾宏杰;李上;冯睿;向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8/1755 | 分类号: | B60T8/1755;B60T8/171;B60T8/172;B60T8/26;B60T8/6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速器的双输出动力分配方法,用于对双输出系统的动力进行可控分配,所述双输出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双输出动力分配系统和两个工作装置;所述双输出动力分配系统包括控制器、差速器,差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输入主轴,差速器的两侧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输出半轴;各输出半轴还设置有传感器和电控制动器;该方法采用所述双输出动力分配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各输出半轴的动力分配情况,通过电控制动器调整对各输出半轴施加的制动力,通过增大一侧制动力来降低该侧动力分配比例,通过减小一侧制动力来提高该侧动力分配比例。本发明将差速器应用到双输出动力分配系统上,通过制动输出半轴实现双输出系统的动力可控分配。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差速器 输出 动力 分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差速器的双输出动力分配方法,用于对双输出系统的动力进行可控分配,所述双输出系统包括动力装置(1)、双输出动力分配系统和两个工作装置(6); 所述双输出动力分配系统包括控制器(2)和差速器(3);所述差速器(3)的输入端设置有输入主轴(4),所述输入主轴(4)与所述动力装置(1)相连;所述差速器(3)的两侧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输出半轴(5),各所述输出半轴(5)分别驱动一个所述工作装置(6);各所述输出半轴(5)还设置有用于直接或间接采集各自转速信号的传感器(8),以及对各自进行制动的电控制动器(7);所述控制器(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控制动器(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2)的测量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8)的测量信号输出端相连; 该动力分配方法采用所述双输出动力分配系统,通过传感器(8)实时监控各输出半轴(5)的动力分配情况,通过电控制动器(7)调整对各输出半轴(5)施加的制动力,通过增大一侧输出半轴(5)的制动力来降低该侧动力分配比例,通过减小一侧输出半轴(5)的制动力来提高该侧动力分配比例;并按照如下方法一或方法二进行动力分配: 方法一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传感器(8)实时采集各输出半轴(5)的转速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器(2); 2)所述控制器(2)计算两侧输出半轴(5)的当前转速ωA、ωB,并与两侧输出半轴(5)的设定转速νA、νB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以下起始条件:|ωA‑νA|≥起始偏离值αA或|ωB‑νB|≥起始偏离值αB; 3)若符合起始条件,所述控制器(2)控制电控制动器(7)逐步减少转速偏低的一侧的制动力,或逐步增加转速偏高的一侧的制动力; 4)判断转速是否满足终止条件:|ωA‑νA|≤终止偏离值βA,且|ωB‑νB|≤终止偏离值βB,若满足终止条件,则维持制动力不变; 方法二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传感器(8)实时采集各输出半轴(5)的转速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器(2); 2)所述控制器(2)计算两侧输出半轴(5)的当前转速ωA、ωB,以及转速差比值Δ=(ωA‑ωB)/ωB,并与设定的转速差比值Δ0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以下起始条件:|Δ‑Δ0|≥起始偏离值α; 3)若符合起始条件,所述控制器(2)控制电控制动器(7)逐步减少转速偏低的一侧的制动力,或逐步增加转速偏高的一侧的制动力; 4)判断转速是否满足终止条件:|Δ‑Δ0|≤终止偏离值β,若满足终止条件,则维持制动力不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3962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