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铁酸铋掺杂的钇钡铜氧超导块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4234.8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1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0 | 分类号: | C04B35/5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铁酸铋掺杂的钇钡铜氧超导块材的制备方法,由配制混合粉、压制前驱块、装配前驱块、高温热处理、渗氧处理步骤组成。通过在固相块中掺杂铁酸铋纳米粒子,经过高温熔化、液相渗透及慢冷生长后,在钇钡铜氧超导块材内一方面生成Y2Ba4CuBiOx相作为新的第二相粒子,提高了δl型钉扎;另一方面引发Fe对YBa2Cu3O7‑δ相Cu位的元素替代,从而在超导基体中出现组分起伏和弱超导区,提高了样品的δTc型钉扎,最终获得了更优越的超导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铁酸铋 掺杂 钇钡铜氧 超导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铁酸铋掺杂的钇钡铜氧超导块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1)配制混合粉:将平均粒径50nm的Y2O3纳米粉与BaO、CuO初始粉按摩尔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同时添加0.5%~1.5% (w/w)的CeO2初始粉和0.1%~0.3% (w/w)的、粒径介于50nm‑200nm的BiFeO3纳米粉,混合均匀,作为固相混合粉;将平均粒径50nm的Y2O3纳米粉与BaO、CuO初始粉按摩尔比为1:10:16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液相混合粉;其中所用BiFeO3纳米粉由溶胶‑凝胶方法制得;(2)压制前驱块:取固相混合粉放入圆柱型模具1中,压制成固相块;取液相混合粉放入圆柱型模具2中,压制成液相块;其中所用固相混合粉与液相混合粉的质量比为1:2.5~3.5,圆柱型模具2的直径为比圆柱型模具1大10mm;再取Yb2O3初始粉放入圆柱型模具2中,压制成厚2mm的薄片,作为支撑块;(3)装配前驱块:将液相块、固相块自下而上依次同轴放置在支撑块的正上方,再将一块钕钡铜氧籽晶置于固相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完成前驱块的装配;其中所用钕钡铜氧籽晶为从多畴钕钡铜氧块材上解理下的晶片;(4)高温热处理:将装配好的前驱块放在Al2O3垫片上,中间隔以5个等高的MgO单晶粒,然后整体放入井式炉中,以每小时30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5~15小时;再以每小时6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30~1040℃,保温0.5~1.5小时;然后以每小时60℃的降温速率降温至1000~1010℃,再以每小时0.2~0.5℃的降温速率慢冷至970~980℃,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钇钡铜氧单畴块材;(5)渗氧处理:将钇钡铜氧单畴块材放入石英管式炉中,在流通氧气气氛中,450℃‑400℃的温区中慢冷200小时,得到钇钡铜氧超导块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42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