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隔声建筑楼板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8368.7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1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边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5/00 | 分类号: | E04B5/00;E04B5/43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隔声建筑楼板施工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搭设模板;2)制作拉杆;3)在模板上铺设隔热隔声复合材料,将拉杆穿过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中的拉杆安装孔,拉杆底部的喇叭状压在模板上;4)在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上铺设钢筋网,连杆穿过拉杆穿孔;5)在铺设的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养护后,拆除底部的脚手架、模板和胶布;6)吊装龙骨架。该隔热隔声建筑楼板施工工艺采用在模板上铺设隔热隔声复合材料,在进行结构施工时就进行了隔热隔声处理;而且隔热隔声复合材料将模板与钢筋混凝土隔开,不再需要涂抹脱模剂,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降低整体施工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建筑 楼板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隔热隔声建筑楼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搭设模板(1);2)制作拉杆(2),拉杆(2)的底部形成一喇叭状,在拉杆(2)的底部中部设置一挂钩(3)、锁紧板Ⅰ(4)和锁紧板Ⅱ(9),所述挂钩(3)位于锁紧板Ⅰ(4)和锁紧板Ⅱ(9)之间,所述锁紧板Ⅰ(4)和锁紧板Ⅱ(9)上对应设置设有螺栓孔(5),所述螺栓孔(5)的位置低于挂钩(3)的位置;拉杆(2)的顶部设置连杆穿孔(20);在拉杆(2)的底部喇叭状内注入砂子(6),并用胶布封住砂子(6),挂钩(3)、锁紧板Ⅰ(4)和锁紧板Ⅱ(9)被封在砂子(6)中;3)在模板(1)上铺设隔热隔声复合材料,所述隔热隔声复合材料由两层材料复合而成,所述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上层(7)为橡胶、PVC和纤维材料复合而成的卷材;所述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下层(8)为发泡聚氨酯、聚酯纤维棉、海绵、EPS板、XPS板、发泡橡胶和发泡PVC材料复合而成的卷材;所述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上层(7)的厚度为3‑9mm,所述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下层(8)的厚度为5‑70mm;所述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中设有拉杆安装孔;在铺设隔热隔声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将拉杆(2)穿过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中的拉杆安装孔,拉杆(2)底部的喇叭状压在模板(1)上;该隔热隔声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3.1)将隔热隔声复合材料的任意一层或两层的复合面通过加热辊(10),使其达到熔融状态;3.2)将步骤3.1)处理后的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上、下层的一个长边重合,且两层的重合面积不低于97%;将已经进行重叠的两层材料一起进入辊压设备(11),保持重叠材料的每个点都能受压;采用热压复合工艺,加热温度应低于材料的燃点,加热时间4‑5秒,复合辊压开始时间为加热完毕后3‑5秒,持续时间3‑4秒;3.3)将步骤3.2)处理后的隔热隔声复合材料再进入冲压台(23)上冲压拉杆安装孔;最后进入收卷设备(24);4)在隔热隔声复合材料上铺设钢筋网,钢筋网包括下层钢筋网、上层钢筋网、马凳(13)和垫块(14);所述下层钢筋网包括下层横向钢筋(15)和下层纵向钢筋(16),所述上层钢筋网包括上层横向钢筋(17)和上层纵向钢筋(18);所述下层横向钢筋(15)和下层纵向钢筋(16)垂直交叉分布,所述上层横向钢筋(17)和上层纵向钢筋(18)垂直交叉分布;所述下层钢筋网和上层钢筋网之间均布设置多个马凳(13)和多个垫块(14);所述马凳(13)和垫块(14)呈交叉分布;所述垫块(14)的顶部设置开口朝上的横向凹槽Ⅰ(141)和开口朝上的纵向凹槽Ⅰ(142),所述纵向凹槽Ⅰ(142)的深度大于横向凹槽Ⅰ(141)的深度,且横向凹槽Ⅰ(141)和纵向凹槽Ⅰ(142)垂直贯通;所述垫块(14)的底部设置开口朝下的横向凹槽Ⅱ(143)和开口朝下的纵向凹槽Ⅱ(144),所述纵向凹槽Ⅱ(144)的高度大于横向凹槽Ⅱ(143)的高度,且横向凹槽Ⅱ(143)和纵向凹槽Ⅱ(144)垂直贯通;所述垫块(14)的底部且位于横向凹槽Ⅱ(143)的两侧分别一体设置开口朝下的弧形结构的横向钢筋卡板(145),所述横向钢筋卡板(145)的弧形腔与横向凹槽Ⅱ(143)相通;所述垫块(14)的底部且位于纵向凹槽Ⅱ(144)的两侧分别一体设置开口朝下的弧形结构的纵向钢筋卡板(146),所述纵向钢筋卡板(146)的弧形腔与纵向凹槽Ⅱ(144)相通;所述垫块(14)底部的纵向凹槽Ⅱ(144)和纵向钢筋卡板(146)卡在对应的下层纵向钢筋(16)上,所述垫块(14)底部的横向凹槽Ⅱ(143)和横向钢筋卡板(145)卡在对应的下层横向钢筋(15)上;所述垫块(14)对应的上层纵向钢筋(18)卡在垫块(14)顶部的纵向凹槽Ⅰ(142)内,所述垫块(14)对应的上层横向钢筋(17)卡在垫块(14)顶部的横向凹槽Ⅰ(141)内;所述马凳(13)对应的上层横向钢筋(17)和上层纵向钢筋(18)设置在马凳(13)的顶部;所述纵向凹槽Ⅱ(144)的高度大于下层横向钢筋(15)和下层纵向钢筋(16)的直径之和;所述纵向钢筋卡板(146)的顶部与纵向凹槽Ⅱ(144)的顶部之间形成一混凝土流入口;所述马凳(13)对应的上层纵向钢筋(18)与马凳(13)的顶部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所述马凳(13)对应的上层纵向钢筋(18)和上层横向钢筋(17)通过点焊的方式或者钢丝绑扎的方式连接;连杆(21)穿过拉杆(2)顶部的连杆穿孔(20),连杆的两端焊接在下层横向钢筋(15)或者下层纵向钢筋(16)上;5)在铺设的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待钢筋混凝土(22)养护后,拆除底部的脚手架和模板(1);拆除拉杆(2)底部的胶布,砂子流出,挂钩(3)、锁紧板Ⅰ(4)和锁紧板Ⅱ(9)暴露出来;6)将吊杆(12)的顶部挂在挂钩(3)上,吊杆(12)上靠近顶部设有通孔,螺栓(25)穿过锁紧板Ⅰ(4)上的螺栓孔(5)、吊杆(12)上的通孔和锁紧板Ⅱ(9)上的螺孔孔;在吊杆(12)的底部连接吊顶的龙骨架(2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836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幕墙中气流导引及利用系统
- 下一篇:装配式混凝土梁板榫槽式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