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馈的协议序列信道接入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9506.2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1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晋;房玉轩;邹爱洁;周远达;关凤瑜;汪云;桂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史成涛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的协议序列的信道接入机制改进算法。新算法在继承协议序列原有数据传输机制基础上,给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唯一身份标识。当有数据发送时,发送节点在数据包头添加身份标识列表,该列表包括了发送节点自身标识和其已侦听到的节点身份标识。各节点之间利用这种身份标识列表作为反馈方式,通知附近节点数据接收情况。一旦接收节点从身份标识列表获取到自身的标识信息,它下一次发送就不需要重传数据。在这种新算法下,协议序列不需要在一个周期内重复发送相同的数据包。本发明相较与传统协议序列,在相同的传输延时下,系统吞吐率可以获得极大的改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反馈 协议 序列 信道 接入 算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反馈的协议序列信道接入机制算法,保留了协议序列原有的确定性发送特征,即所在时隙的序列值为1时,节点发送数据包;所在时隙的序列值为0时,节点侦听信道。所述确定性发送方案保证了用户的最大时延不会超过一个序列周期。所述算法让节点通过在发送前添加身份标识列表到数据包头,在接收后查询自己身份标识的方式,反馈数据包接收情况;其特征在于:获取的数据包接收信息反馈,可以让节点判断其发送的数据包是否被周围节点成功接收,一旦从身份标识列表查询到自己的身份标识,表明发送成功,下次将发送新的数据包;否则,发送失败,所发旧数据包将被重新发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95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改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