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20691.4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成玉宁;袁旸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10;E03F5/04;E03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属于道路排水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在机动车道面层设有透水层,在透水层的外缘设置透水混凝土和集水边沟,机动车道面层的雨水通过透水层经透水混凝土及集水边沟盖板矩形槽汇入集水边沟,集水边沟与跌水井相连通,跌水井通过汇水管与集水渗透井相连通。本发明保证城市机动车道的行车功能不受影响,道路承载强度未减;道路排水系统中,道路两侧设有透水混凝土和集水边沟,集水边沟盖板的矩形型槽能引导渗透至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雨水快速排入边沟,有效防止路面积水的产生;集水边沟中设有跌水井,能集中对雨水进行沉淀净化,再通过汇水管导入集水渗透井,实现对初步净化雨水的收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道路 雨水 收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在中分带及侧分带(1)外沿设有中分带及侧分带路牙(4),在中分带及侧分带路牙(4)的一侧设有机动车道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动车道面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AC‑13透水沥青混凝土(6)、WAC‑25C温拌沥青混凝土(7)、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8)和12%石灰土(9),所述的PAC‑13透水沥青混凝土(6)为透水层,在透水层的外缘依次设置透水混凝土(5)和集水边沟(2),机动车道面层的雨水通过透水层后经透水混凝土(5)汇入集水边沟(2)中;所述的集水边沟(2)与跌水井(10)相连通,跌水井(10)通过汇水管(11)与集水渗透井(16)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206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