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2118.7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8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珍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于解决现有的电池组件在撞击过程中发生变形、燃爆的问题。它包括车本体、第一托盘、第二托盘、第三托盘、扭簧、第一变形条、第二变形条、变形板和安全销,其中,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之间通过安全销和扭簧、第一变形条、第二变形条进行连接,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之间通过变形板进行连接,第三托盘安装在车架上,在冲击的过程中通过变形的方式吸收撞击能量。本发明在对现有电池内部结构没有改动,而是通过改动电池组件的安装结构,在车辆撞击的过程中,通过吸收撞击的能量,实现了对碰撞力更为有效的缓冲吸收,方便维修,降低维护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 ||
【主权项】:
1.新能源车,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包括铝合金车架和电池总成,所述电池总成为多组且成排的安装在铝合金车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托盘(1)、第二托盘(2)、第三托盘(3)、扭簧(4)、第一变形条(51)、第二变形条(52)、变形板(6)和安全销(7),其中,所述电池总成(8)通过彼此交叉的横向和纵向的压条(12)压紧并安装在第一托盘(1)上侧;在第一托盘(1)的四个转角处设置有第一销钉孔(13),所述第一销钉孔为通孔;在第一托盘(1)的下面表面靠近左前方转角处设置一个向下延伸的导向柱(14),并在导向柱上套置一个扭簧(4),所述扭簧(4)性能指标满足角度‑‑荷重比为90度—0.9吨;在远离导向柱(14)的第一托盘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动突起(15)和一个第二滑动突起(15’),两个滑动突起皆为固定在第一托盘(1)上的圆柱体;在第一托盘(1)的下方设置第二托盘(2),其中,所述第二托盘(2)中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圆孔(21),所述扭簧(4)及导向柱(14)插入在圆孔(21)中,并在圆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扩孔,并在扩孔处设置一个法兰盖(16),所述扭簧下端插入在法兰盖(16)的插槽中,在导向柱(14)的底端设置有一个法兰(17),所述法兰的直径比导向柱的直径大;在第二托盘(2)的四个转角处设置有第二销钉孔(22),且所述第二销钉孔为盲孔,所述第一、第二销钉孔对应设置,在每对第一、第二销孔中插入一个安全销(7);所述第二托盘(2)远离圆孔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弧形滑槽(23)和一个第二弧形滑槽(23’),两弧形滑槽以所述圆孔(21)为圆心进行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滑槽(23)位于第二弧形滑槽外侧,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向右前方形成敞口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滑槽(23’)向左后方敞口,且在第一弧形滑槽(23)中设置有第一变形条(51),第一变形条被第一滑动突起压在第一弧形滑槽内并形成曲线滑动配合,在第二弧形滑槽(23’)中设置第二变形条(52),第二变形条被第二滑动突起压在第二弧形滑槽内并形成曲线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变形条和第二变形条为铝合金变形条,具有弹性且在外界剧烈冲击的情况下发生完全压缩并粉碎,粉碎力度不小于0.5吨;所述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之间通过波浪形的变形板(6)进行连接,且所述变形板(6)中的波浪方向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设置,并在第三托盘(3)的四周设置有螺栓安装孔(31),所述第三托盘(3)通过螺栓固定在铝合金车架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珍,未经张淑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211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热流模拟装置及其热流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片刀压制原料的擦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