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能落锤式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6562.5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8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吉;齐庆新;梁冰;李宏艳;温彦凯;秦冰;王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303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蓄能落锤式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装置,属于矿山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框架、冲击力加载系统、静载荷加载系统、载荷控制系统及高速数据信号采集系统;冲击力加载系统包括第三液压油缸、伸缩限位套筒、落锤释放装置、套筒及落锤;伸缩限位套筒固定于落锤释放装置上方的框架上,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伸缩限位套筒后与定位套固定连接;静载荷加载系统包括反力箱体,在反力箱体内设置有上压头、下压头、左压头和右压头;左压头与第一静载活塞相连,右压头与第二静载活塞相连,上压头与动载活塞相连,动载活塞设置在落锤的下方;载荷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泵站与各液压油缸相连;冲击力传感器设置在动载活塞的顶部,其与计算机相连。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落锤 动静 组合 加载 试验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蓄能落锤式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冲击力加载系统、静载荷加载系统、载荷控制系统及高速数据信号采集系统;所述冲击力加载系统包括第三液压油缸、伸缩限位套筒、落锤释放装置、拉杆、套筒、弹簧及落锤;所述落锤释放装置包括中心具有定位孔的定位套,在定位套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在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压盖,所述凹槽的内端与定位孔相连通;在凹槽内设置有卡爪,在卡爪与定位套之间的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在卡爪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卡槽,定位体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槽内,所述定位体下部的外侧面具有斜面;所述套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在套筒封闭端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落锤设置在套筒内;拉杆的上端穿过套筒的通孔后,设置在落锤释放装置的定位孔内,在拉杆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爪的内端设置在拉杆的卡槽内,拉杆的下端与落锤固定连接,在落锤上方的套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限位套筒固定于落锤释放装置定位套上方的框架上,第三液压油缸固定于框架顶部的中心处,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伸缩限位套筒后与落锤释放装置的定位套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固定于框架中部的中心处;所述静载荷加载系统包括反力箱体,在反力箱体内分别设置有上压头、下压头、左压头和右压头;所述左压头与第一液压油缸的第一静载活塞相连接,所述右压头与第二液压油缸的第二静载活塞相连接,所述上压头与第四液压油缸的动载活塞相连接,所述动载活塞设置在落锤的下方,所述下压头固定于反力箱体的底部,与上压头相对设置;所述载荷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及第四液压油缸相连接;所述高速数据信号采集系统包括冲击力传感器和计算机,所述冲击力传感器设置在动载活塞的顶部,其与计算机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4656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