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内壁蜂窝状嵌入块内型面的修复方法及其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74879.2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1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卢子元;张永光;郭双全;姜振龙;孙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主分类号: | B23P6/04 | 分类号: | B23P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93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内壁蜂窝状嵌入块内型面的修复方法及其修复装置,利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控制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按蜂窝状嵌入块的工程图纸的设计尺寸和精度要求,加工出蜂窝状嵌入块修磨轨迹的仿形模板;然后,用对称于仿形模板中心轴线的两个滚针轴承组,支撑在仿形模板下方弧形面的两端,再将仿形模板固联在蜂窝状嵌入块内型面修复装置的传动机构上的摇臂上,仿形模板在两个支撑滚针轴承组之间按修磨轨迹做摆线运动,蜂窝状嵌入块随夹持机构运动并与铣刀刀头做相对摆动,依据放大标准嵌入块轨迹做标准嵌入块内型面运动,对蜂窝状嵌入块内型面进行仿形铣削。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 蜂窝状 仿形模板 修复装置 内型面 发动机内壁 内型 修磨 滚针轴承组 修复 摆线运动 仿形铣削 工程图纸 夹持机构 加工效率 精度要求 铣刀刀头 相对摆动 中心轴线 针轴承 支撑滚 摇臂 对称 放大 支撑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内壁蜂窝状嵌入块内型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制备一个包括固联在基座(21)立方体后侧上方的后上侧轴向挡板(16),位于基座(21)立方体左侧端面上的左上侧周向压板(17),固联在基座(21)立方体右侧上方的右上侧周向挡板(19)和位于在立方体前侧上方的前上侧轴向压板(20),前上侧轴向压板(20)为活动压板,板上开有长条状通孔,使前上侧轴向压板(20)相对基座(21)上下移动,通过穿过长条状通孔连接于基座(21)立方体前侧的螺栓背紧,构成夹持机构(7);根据发动机内壁蜂窝状嵌入块内、外型面为半径固定的同心圆弧段和不同截面物理形状、几何特征相同的条件;按对应机型的蜂窝状嵌入块(2)的工程图纸的设计尺寸和精度要求,加工出蜂窝状嵌入块(2)修磨轨迹的仿形模板(13);然后,用对称于仿形模板(13)中心轴线的两个滚针轴承组(3),支撑在仿形模板(13)下方弧形面的两端,再将仿形模板(13)固联在蜂窝状嵌入块内型面修复装置的传动机构(4)上的摇臂(12)上;蜂窝状嵌入块(2)固定在夹持机构(7)上边,夹持机构(7)通过拉紧螺栓紧固在仿形模板(13)上,安装蜂窝状嵌入块(2)时,将蜂窝状嵌入块(2)置于基座(21)上,使蜂窝状嵌入块(2)与后上侧轴向挡板(16)和右上侧向挡板(19)同时接触压紧无间隙,后上侧轴向挡板(16)限制蜂窝状嵌入块(2)的轴向位置,右上侧向挡板(19)限制蜂窝状嵌入块(2)的轴向位置;将前上侧轴向压板(20)沿长条状通孔推至最高位置,并使前上侧轴向压板(20)的内壁面抵紧蜂窝状嵌入块(2)轴向端面;拧紧穿过长条状通孔的螺栓,减小前上侧轴向压板(20)与后上侧轴向挡板(16)的距离,实现蜂窝状嵌入块(2)前后两侧的轴向压紧;通过拧紧穿过左侧周向压板(17)的背紧螺栓(18),压缩基座(21)立方体左侧的压簧(22),减小左上侧周向压板(17)与右上侧周向挡板(19)的距离,实现蜂窝状嵌入块(2)左右两侧的周向压紧,摇臂(12)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仿形模板(13)运动,控制仿形模板(13)仿形运动轨迹的弧面,仿形模板(13)在两个支撑滚针轴承组(3)之间按修磨轨迹做摆线运动,蜂窝状嵌入块(2)随夹持机构(7)运动并与铣刀刀头(1)做相对摆动,依据放大标准嵌入块轨迹做标准嵌入块内型面运动,对蜂窝状嵌入块(2)内型面进行仿形铣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7487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