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悬浮轨道实现异面轨道快速机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8925.7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5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军;姚玮;袁建平;朱战霞;马卫华;唐歌实;胡松杰;李革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悬浮轨道实现异面轨道快速机动方法,通过机动过程的规划、机动代价分析对比、稳定性分析和多脉冲方式的实现,并通过相关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作为一种异面轨道机动方式的可行性和优势。本发明将悬浮轨道作为中间转移轨道,通过针对任务的合理设计,能够实现轨道面和相位角同步调整,大大降低发动机推力需求,并节约任务时间消耗,有益于未来空间大范围机动任务的实现,为大范围快速轨道机动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悬浮 轨道 实现 快速 机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悬浮轨道实现异面轨道快速机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机动过程规划飞行器在初始轨道上运动至机动起始点A开始施加持续法向力的作用,并沿着悬浮轨道运动至机动终止点B,然后撤去持续力,使得飞行器进入目标轨道实现轨道转移;步骤二、机动代价分析地球半径为r,初始轨道与目标轨道的轨道均为圆轨道,半径为R,轨道倾角为i,机动起始点距离初始轨道最北点的相位角为δ,悬浮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ε,最终获得的悬浮轨道与初始轨道拼接点距离悬浮轨道最南点的相位角为η;机动过程持续力施加时间tdisplaced的表达式为
持续力Fthrust应始终垂直于地心引力方向,其大小为Fthrust=FOtanΔi (2)步骤三、悬浮轨道稳定性分析悬浮轨道稳定系统的两个与距离相关参数的干扰方程如下
其中,
因此,则有变分方程的特征多项式为:
上式被看成一个如下的四阶系统:a0γ4+a1γ3+a2γ2+a3γ1+a4γ0=0 (6)根据劳斯稳定性判据可知,该系统具有如下稳定性条件:
简化求解得到稳定性条件为:
步骤四、多脉冲方式的实现假定任务轨道的轨道倾角为i,半长轴为a,取整周期脉冲弧段个数为n时,以悬浮轨道与脉冲弧段节点高度相同的拼接方式为例,具体设计分析过程如下;根据开普勒轨道相关理论可知,V1与V0通过三次坐标转化的转化关系为:
同理可知V2与V0三次坐标转化的坐标转化关系为:
已知在卫星yOz平面内时,轨道速度V0=[V 0 0]T,从而能够通过V2与V1矢量相减得到地球惯性系下在yOz平面内单次机动脉冲为:
第一次脉冲ΔV1与ΔV之间也存在一个旋转矩阵Az'(α/2):
递推得到之后每次的速度脉冲,只需将ΔV绕z'轴旋转α即可,也就是再引入一个旋转矩阵Az'(α):
对传统单脉冲式机动、理想连续推力式机动和实际的多脉冲式机动三种方式的机动任务中累积速度脉冲情况进行分析对比:首先,通过一次坐标转化可知初始开普勒轨道的法向量应为
当升交点赤经调整量为β时,目标开普勒轨道与初始开普勒轨道之间存在一个旋转矩阵Az'(β),进而得到目标开普勒轨道的法向量为:
求两轨道面夹角γ为:
累计速度脉冲为:
连续推力式悬浮轨道机动累积速度脉冲与升交点赤经β成正比关系:
脉冲调宽的悬浮轨道式机动累计速度脉冲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89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浮雕的双色木饰板材
- 下一篇:高弹性保暖结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