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表面包覆Incoloy825层状复合板材的对焊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3737.9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5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毕宗岳;杨军;田磊;刘海璋;张万鹏;杨耀彬;牛辉;赵红波;陈长青;牛爱军;黄晓辉;刘斌;包志刚;刘刚伟;席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235;B23K33/00;B23K3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2100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表面包覆Incoloy 825层状复合板材的对焊连接方法,首先通过热轧工艺将Incoloy 825合金板材和碳钢板材连接在一起,再经过控扎控冷技术制成双表面包覆Incoloy 825层状复合板材;在“V+I+V”特型坡口精细设计和加工的基础上,采用碳钢层、过渡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的顺序进行焊接,并使用ERNiCrMo‑3的专用焊丝,通过对过渡层厚度控制,使过渡层材料起到了对耐蚀金属Cr、Ni、Mo等的过渡补偿作用,保证了上、下双面Incoloy 825耐腐蚀合金材料层的优良抗腐蚀性能,也保证了焊缝区良好的焊接质量和综合力学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incoloy 825 层状 复合 板材 连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表面包覆Incoloy 825层状复合板材的对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焊连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1:将两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和一层碳钢通过热轧工艺连接在一起,再经过控扎、控冷技术轧制成层状复合板材,层状复合板材的上、下两层为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中间层为碳钢层(2);上、下两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的厚度均为1~10mm,碳钢层(2)的厚度为8~50mm;相邻两层之间为冶金结合;步骤2:层状复合板材采用“V+I+V”特型复合坡口设计,上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和下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3)的同侧均为“V”型坡口,坡口深度为2.5~4mm,且深度大于所在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厚度,坡口夹角为80~100°,坡口外沿宽度为10~25mm;中间碳钢层(2)为“I”型坡口,坡口深度为10~13mm;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的“V”型坡口与中间碳钢层(2)的“I”型坡口交汇于中间碳钢侧;步骤3:完成坡口加工后,组对的层状复合板从一侧每隔500mm长进行定位点焊,点焊后组对的层状复合板材坡口间有0.5~1.0mm宽的间隙;步骤4:完成定位点焊后,对中间碳钢层(2)进行焊接,形成碳钢层熔敷金属区(6),焊接过程中上、下两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的坡口内及附近区域10~20mm宽范围进行惰性气体保护;步骤5:中间碳钢层(2)完成焊接后空冷至室温,对上、下两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的“V”型坡口进行清渣处理,清渣后打磨、抛光,使“V”型坡口最低点处于中间碳钢层(2)的厚度尺寸范围内,最后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清洗且迅速吹干;步骤6:“V”型坡口吹干后,采用TIG焊分别对上、下两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进行过渡层焊接,过渡层(5)的厚度与层状复合板材热轧接合面平齐,且完全覆盖碳钢;过渡层(5)焊接后,采用TIG焊方法分别对上、下两层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1、3)进行填充、盖面焊接,形成Incoloy 825合金材料层熔敷金属区(4),焊接过程整个焊缝区及附近区域均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373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