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灰法处理硫酸镁及亚硫酸镁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8207.2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8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王涛;张琦;路绍琰;王亮;王泽江;黄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5/22 | 分类号: | C01F5/22;C01F11/46;B01D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1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灰法处理硫酸镁及亚硫酸镁废水的方法,技术步骤包括沉降除杂、曝气氧化、反应结晶分离、溢流液过滤洗涤干燥、釜底浆液洗涤分离、过滤母液回用。将净化氧化后的废水与石灰浆分别连续加入反应结晶器中,通过控制反应结晶条件,使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较大粒径的二水硫酸钙晶体并沉降到反应结晶器底部,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粒径较小的氢氧化镁由反应结晶器溢流口连续溢出。该方法具有工序简单,分离效率高、设备投资与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大批量硫酸镁及亚硫酸镁废水的处理。反应产物可制备高品质的氢氧化镁和二水硫酸钙,作为化工产品出售;反应母液替代淡水用于工艺用水,实现硫酸镁及亚硫酸镁废水的零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灰 处理 硫酸镁 废水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石灰法处理硫酸镁及亚硫酸镁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步骤包括沉降除杂(S1)、曝气氧化(S2)、反应结晶分离(S3)、溢流液过滤洗涤干燥(S4)、釜底浆液洗涤分离(S5)、过滤母液回用(S6);所述的沉降除杂(S1),将含有硫酸镁、亚硫酸镁的废液置于沉降器中沉降,除去大颗粒和水不溶性杂质,过滤上层清液,得到净化的硫酸镁、亚硫酸镁废水;所述的曝气氧化(S2),将净化后的硫酸镁和亚硫酸镁的脱硫废水通入空气曝气,使亚硫酸镁经氧化转化为硫酸镁,得到硫酸镁废水;所述的反应结晶分离(S3),将硫酸镁废水、石灰浆和循环母液在反应结晶分离器内混合反应、结晶生长并分离,得到含氢氧化镁的溢流液和含二水硫酸钙的釜底浆液;所采用的反应结晶分离器,包括反应结晶器和循环器两部分,两者上部连通;所述反应结晶器呈漏斗状,由圆柱形上部筒体和圆锥形下部锥体组合而成,下部锥体的锥底处设置排料口,上部筒体的上部外侧有环状溢流圈,溢流圈的底部设置溢流口;上部筒体内有同轴的反应结晶桶,反应结晶桶为底部敞口的圆筒,圆筒的顶部设置三个进料口,分别为废水进口、石灰浆进口和循环液进口;在反应结晶桶的内部设置循环提升装置,循环提升装置是带有涡轮式浆叶的混合器,涡轮式浆叶设置在底部敞口的细长圆筒内,可以使从反应结晶桶底部进入的料液在桶内自下而上循环运动;所述循环器为圆筒形结构,循环器上部的循环液进口与反应结晶器上部筒体的略低于外侧环状溢流圈位置连通,循环器底部设置循环泵,反应结晶桶内的料液在溢流之前首先进入循环器,再通过循环器底部的循环泵循环回流,从反应结晶桶上部的循环液进口至反应结晶桶内;通过控制循环液的速度,控制反应结晶器的溢流速度,进而实现氢氧化镁和二水硫酸钙的有效分离;所述的反应结晶分离(S3),向反应结晶器中连续加入除杂氧化后废水的流量,按反应结晶器循环提升装置中提升流量的3%~10%确定,反应结晶器底部二水硫酸钙固液比需维持在15~40%之间;所述的溢流液过滤洗涤干燥(S4),将收集液桶中的溢流浆液泵至压滤机压滤得到滤饼,淡水洗涤滤饼后再次压滤,温度100~120℃条件下干燥,得氢氧化镁产品;所述的釜底浆液洗涤分离(S5),将釜底浆液从排料口排出,压滤分离得到滤饼,酸化水洗涤后离心分离,得二水硫酸钙产品;所述的过滤母液回用(S6),氢氧化镁和硫酸钙的压滤母液替代淡水回用于工艺用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82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