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电渗析技术从煤化工废水中分离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6243.5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6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耀明;颜海洋;李为;周永明;吴亮;李传润;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1D3/06;C01D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何梅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电渗析技术从煤化工废水中分离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煤化工废水的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一级电渗析中,实现盐和COD的分离,再将一级电渗析浓水引入二级电渗析中进行浓缩,所得浓缩液经后处理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即完成处理。本发明的方法运用电渗析可分离和浓缩盐的特性,将预处理后煤化工废水中的COD与盐分离开,再对分离后的盐浓缩,解决了煤化工废水中盐分离回收的难题,实现了固体盐资源的充分利用;且整个工艺过程无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煤化工废水“零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电渗析 技术 煤化工 水中 分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通过电渗析技术从煤化工废水中分离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煤化工废水的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一级电渗析中,实现盐和COD的分离,再将一级电渗析浓水引入二级电渗析中进行浓缩,所得浓缩液经后处理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即完成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对煤化工废水的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有机物、去除重金属、软化处理、过滤、RO浓缩,使得RO浓缩液TDS在30000‑60000mg/L、COD含量在300‑1200mg/L,所得RO淡水直接回用于生产过程;(2)将步骤(1)所得RO浓缩液通入一级电渗析的淡化室,再向一级电渗析的浓缩室中通入蒸馏水,进行电渗析,使RO浓缩液中的盐进入浓缩室,实现盐和COD的分离;当一级电渗析浓水TDS达到90000‑100000mg/L时,对其进行步骤(4),并向一级电渗析浓缩室中补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或步骤(4)所得二级电渗析淡水;当一级电渗析淡水TDS降至8000‑10000mg/L时,对其进行步骤(3),并更换一级电渗析淡化室进料液;(3)将一级电渗析淡水进行RO浓缩,使所得RO浓缩液TDS在30000‑60000mg/L,再将所得RO浓缩液返回至一级电渗析的淡化室中进一步除盐,所得RO淡化液直接回用于生产过程;(4)将一级电渗析浓水按体积比3~6:1分别通入到二级电渗析的淡化室和浓缩室,进行二级电渗析浓缩,提高二级电渗析浓水TDS,当二级电渗析淡水TDS降至30000mg/L以下时,停止浓缩;二级电渗析淡水返回一级电渗析的浓缩室,补充进料;(5)对二级电渗析浓水进行后处理,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即完成煤化工废水中盐的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62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