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规格管线钢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2081.8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3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青松;应传涛;王若钢;李新玲;潘凯华;罗军;李靖年;乔馨;丛津功;李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37/00;C22C38/04;C22C38/02;C22C38/08;C22C38/14;C22C38/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规格管线钢轧制方法,钢中C含量在0.05%以内,Ni含量为0.05%~0.06%,Ti含量为0.01%~0.02%、B含量为0.015%~0.020%;轧制时均热温度为1180~1220℃,均热段时间45~100min;粗轧机扭矩为3500~3600kN·m,压缩比控制在5~20,宽展比控制在1.25~2.0;出炉后50秒内粗轧,粗轧横轧时至少保证一道次压下率不小于21%,纵轧时至少保证二道单道次压下率不小于25%,温降速度在60℃以内。本发明通过调整管线钢的化学成分和加热、粗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取消了轧后控冷环节,并且使钢板板型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管线 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薄规格管线钢轧制方法,适用于厚度为10~12mm规格的管线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调整管线钢中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其中C含量控制在0.05%以内,合金元素Ni的含量为0.06%,Ti的含量为0.02%、B的含量为0.015%~0.020%;2)轧制工艺过程为:加热‑除鳞‑粗轧‑中间坯待温‑精轧‑矫直;其中:加热过程中的均热温度为1180~1220℃,均热段时间45~100min;粗轧过程中,粗轧机扭矩为3500~3600kN·m,压缩比控制在5~20,宽展比控制在1.25~2.0;出炉后50秒内进行粗轧轧制,粗轧横轧时至少保证一道次压下率不小于21%,纵轧时至少保证二道单道次压下率不小于25%;精轧时开轧温度为895±10℃,终轧温度为795±10℃;或者精轧时开轧温度为900±10℃,终轧温度为795±10℃;管线钢在发生组织转变时避开了珠光体组织转变区,在取消轧后控冷环节的前提下轧后组织不析出渗碳体,最终获得组织为全贝氏体基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208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